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冲刺阶段

更多

《政治理论终极预测4套卷》节选第一套卷子

 

题不在多,而在精;题不在难,而在准!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治理论终极预测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第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各种考验和挑战,但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D.代表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哲学可以分为(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了许多言简意赅、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言、谚语。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语句,不少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原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所包含的哲理是(   )
A.实践决定认识
B.量变导致质变
C.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依存关系       
D.人口是社会存在的构成内容
4.在以下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述中,错误的论断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D.经济危机通过破坏生产力的方式,能够暂时缓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5. 中共十七大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
A. 社会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D.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其共同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7.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B.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是指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等决定的
8.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其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9.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开始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开始从属于这个最主要矛盾。清政府开始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标志是()。
A. 1840年《南京条约》签订
B. 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
C.1895年允许外国企业来华办厂
D.1901年外务部设立
10.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该论断的立论依据是()。
A.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军事优势
B. 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民心向背
C.决定战争胜败的是经济实力
D.决定战争胜败的是科技水平
 
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D.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12.(    )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A.改革创新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 爱国主义
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精神文明建设
D.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4.在法律的作用中,发挥实施其他作用的保障的是(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15.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
A. 凝聚全球智慧,共创城市未来       B.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 生活,让城市更美好               D.让城市赞美生活
16.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     )
A.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科学发展
C. 保障和改善民生              D.深化改革开放
 
二、多项选择题:第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7.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有()。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阶级性
18.物质和意识是哲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以下范畴之间属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有(    )
A.实践和认识       B.运动和静止
C.价值和真理       D.客体和主体
19.在帝国主义时期竞争的形式包括(   )
A.自由竞争               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C.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0.无产阶级专政(     )
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     B.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
C.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     D.只存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1.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A. 私有制经济是主体经济形式
B. 国营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C. 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
22.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是因为这个决定()。
A.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B. 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C. 不再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而是统一在一起
D. 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2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中,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解读包括()。
A.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B.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C.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D.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24. 1974年,毛泽东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在这个战略理论中,属于第二世界的国家包括()。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25.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A.是社会主义制度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
B.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
C.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
D.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26.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革命纲领。11月,在《民报》发刊词上,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并对其作出了解释。其中民族主义和民生主义包含的内容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27. 长征途中,中央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
A.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B.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C.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宣告红军长征取得伟大胜利
28. 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了用三年左右时间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阐明了实现这个任务的条件和方针。其中实现国家财经状况基本好转这一任务的条件是()。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 不要四面出击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文革”后党和国家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其伟大意义表现在()。
A. 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
B.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D.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0.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D.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31.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A.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32.201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我国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确定为 (     )
A.服务发展 、人才优先        B.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C. 以用为本、创新机制         D.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33.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     )
A.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B.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D.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三、分析题:第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却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诸葛亮对董卓、袁绍、曹操、孙权等各路豪杰的分析,体现了哲学的什么原理?
(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诸葛亮为刘备所规划的先取荆州、再图益州、最后中兴汉室的战略规划的合理性。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0年9月6日上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说,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在我国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发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验;(3)坚持对外开放,有效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运用国外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进行了开拓性探索;(4)坚持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全国支持经济特区发展,经济特区回馈全国,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对全国发展起到重要辐射和带动作用;(5)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多领域交流合作,为推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胡锦涛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
——摘编自胡锦涛:《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
材料2
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结合深圳特区30年建设的成绩,谈谈怎样看待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2)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如何不断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毛泽东同志有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动力。”因此,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人民必须是中国的主人,中国人民必须自觉地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
近代中国是多灾多难的国家,有两座大山高压在中国人民身上:一座大山是外国帝国主义,又一座大山是封建主义。中国人民要翻身,就必须打平这两座大山。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业。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地破天荒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喊出反帝反封建,确定了中国人民翻身的道路。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原载《解放日报》社论1946年7月1日
材料2
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孙中山也提倡“以俄为师”,主张“联俄联共”。总之是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摘自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1)材料1指出,中国人民必须是中国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确定了中国人民翻身的道路。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特点有哪些?
(2)材料2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把爱凝聚 我们会走的更远——道德模范评选表彰侧记
49年无偿摆渡, 73岁老人最后的愿望只是能修座桥。
21日,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赵永录佩戴着奖章和大红花从北京抵哈的火车上走下,老人见到了相机习惯性地立正站好,虽有些拘谨,但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喜悦与激动,老人对记者说:“我现在心里特别高兴,这次去北京我都说了,将来我不在了,建座桥,让老百姓平平安安地过河,我不在了,就没人摆渡了,老百姓咋过河……老人说,桥就快修了,中央台都直播出去了,桥肯定能修了……”
赵大爷那幽默纯粹的话语还依稀在耳畔萦绕,去到北京,也同时捎去了乡亲们的希望。这样的希望不知企盼了多少年,对于赵永录来说,也许是49年吧。老人用自己的青春与爱搭建了这样一座桥,他不要钱,他说老百姓困难,都没钱,农民收点粮不易,雇车绕道得花钱,他说要是他不摆渡,有人溺水了,家里人咋办。他说每年冬天封河的时候都要自己咕噜到对岸,试好冰面才让村民过河,望着赵大爷冻伤的扭曲的双手,他却说不碍事……
赵永录24岁开始在河套上摆渡,49年后依然如旧,73岁的他究竟为了什么呢,老人说,因为没有桥,老百姓过河我不放心啊。我爱他们,他们也会爱我。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赵永录被许多人认出,纷纷与他合影留念,赵大爷在那一刻似乎成为广场上的一处风景。赵永录的事迹,赵永录摆渡送村民过河的身影,赵永录三分钟短暂的关于桥的诉说,表彰大会当晚被亿万人民铭记心中。
如果有这样的一群追星人,他们被道德的精神所感染,他们追逐的不是歌星,不是影星,他们追逐的是内心最原始的那份爱的力量。当付出与奉献成为一种时尚,当全民都在为对方的得失而着想,试问,这样的一天才是拥有最美的和谐吧,道德的力量,会将世界照亮。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本次全国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提名奖获得者齐佳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去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感触很深,当看到很多北京市民在天安门广场争相和全国道德模范赵永录握手、问好的时候,作为一名政府公职人员,真的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齐佳民说,道德是一种责任,对于家庭是小爱,对于社会是大爱,对于党员干部,我们就是人民的公仆,把爱凝聚,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1)道德模范身上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反映出什么样的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回答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间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有192个成员国。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成国际合作”等。联合国遵循下列原则: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来侵犯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联合国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等等。
在联合国建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其性质遭到霸权主义的扭曲,宗旨和原则没有得到执行。它最早被美国所控制,成了美国操纵下的表决机器,甚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发动侵朝战争。20世纪60年代,又成为美苏争霸的场所。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崛起,大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在联合国中逐渐形成了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从而大大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少数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冷战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加强,同时遭遇挑战。
1)联合国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结合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对联合国发展经历的阶段加以分析。
3)试述联合国的作用?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