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西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辅导:胃炎诊断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2.理化因素:饮酒/饮食不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破坏胃黏膜屏障。
3.免疫因素:是慢性胃体炎的主要原因。
4.其他:十二指肠液反流,慢性右心衰竭等导致黏膜损伤。
(二)病理:炎症、萎缩和化生。
二、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常无任何症状,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腹胀满、隐痛,嗳气,反酸,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后加重。胃黏膜糜烂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可伴有消瘦、贫血等。
体征多不明显,可有上腹部压痛。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HP检查
2.胃液分析:1浅表性胃炎者胃酸分泌不受影响(正常或增高);
2萎缩性胃炎:A型胃炎则降低,严重者无胃酸;B型胃炎胃酸水平正常或降低。
3.血清学检查:A型胃炎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壁细胞抗体呈阳性,内因子抗体阳性率低于壁细胞抗体;
B型胃炎胃泌素水平常降低。
4.胃镜及组织学检查 是慢性胃炎诊断的最可靠方法。
①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色泽较红,边缘模糊,多为局限性,水肿与充血区共存,形成红白相间征象,黏膜粗糙不平,有出血点,可有小的糜烂。
②萎缩性胃炎:则见黏膜失去正常颜色,呈淡红、灰色,呈弥散性,黏膜变薄,皱襞变细平坦,黏膜血管暴露,有上皮细胞增生或明显的肠化生。
相关推荐: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