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课程标准的构成。
【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说明部分
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教材选编原则,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体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原则性建议等。
(2)文本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阐述本学科的教学指导思想,为理解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以及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是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它是对一门学科讲授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规定教材编写顺序,章、节、目、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和时数;参观和其他活动的要求、时数。
(3)其他部分
有些课程标准还列出教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以及规定学生的试验、实习作业、参观等内容。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主要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班级授课制、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而班级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课程表同时对全班循序渐进地进行集体授课,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因而能使大量的学生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扎实地掌握知识技能。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各国的教学实践都反复证明,迄今为止最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仍是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实际上,它就是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使各科教师协调一致地对学生教学而形成起来的,便于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并使之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学习的集体性使得学生可与教师、同学之间进行多向交流。同班学生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便于相互切磋讨论、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从而增加了信息来源或教育影响。
3.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