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中学教师资格证辅导资料

更多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练习(2)

  1.现代教育的活动中心观点就意味着活动应该成为教学的目的和中心。

  【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现代教育正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活动中获得新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教学的目的和中心应该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命题混淆了手段和目的的意义,活动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但并不能代替教学目的。

  2.个别化教学就是个别教学。

  【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个别化教学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方法个别化。当同一教材、教法不能针对班级教学中学生的程度差异时,为顾及个别能力、兴趣、需要及可能遭遇的困难,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与班级授课制相对应。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个别化教学,关键在于其是否为符合该生能力需要而特别设计了教学方案。所以,个别化教学不等同于个别教学。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首先,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体现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重要性;其次,“灵魂”的工程师体现了教师工作关注学生心灵的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足之处在于,命题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暗示了一种固定的、统一的外在塑造,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易流于机械施教。

  4.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

  【答案】错误

  【答案解析】有结构问题和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基于信息加工理论,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大致包括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更主要的是一种“设计”过程,而不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中进行系统的“解法搜寻”。

  5.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答案】正确

  【答案解析】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桑代克的刺激一反应学说,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按照强化实施以后学习者的行为反应,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方式。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