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胆管癌和壶腹部癌是2015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会涉及到的一科,文都网校整理了胆管癌和壶腹部癌的备考知识点 ,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胆管癌和壶腹部癌
病史采集:
1.贫血、消瘦、进行性黄疸。
2.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发热。
3.大便浅黄或陶土色,尿色深黄。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专科检查:右上腹可触及肿大之胆囊,肝脏肿大,皮肤巩膜黄染。
辅助检查:
1.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凝血酶原时间、AKP、r-GT等;
2.B超和/或CT,必要时加做MRI、钡剂十二指肠低张造影;
3.PTC和/或ERCP。
诊 断:
1.临床有进行性迅速加重的阻塞性黄疸全身瘙痒,小便色深,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2.体检可见黄疸、肝脏肿大,下段胆管癌时,胆囊肿大。
3.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并有肝功能的改变,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等。
4.B超和CT可直接显示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或肝内外胆道的扩张情况及胆囊大小。
5.PTC和/或ERCP可了解胆道扩张情况、胆管癌的类型及累及胆管的范围。
鉴别诊断:
1.各种黄疸的鉴别。
2.胰头癌。
3.胆总管结石。
4.硬化性胆管炎。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作为术前准备或不能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
(1)全身支持治疗,补充能量及多种维生素。
(2)PTCD或于梗阻部位进行气囊扩张和/或放置支架管作为内引流。
(3)已失去手术机会者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选用化疗或放疗。
2.手术治疗:
(1)无远处转移,未侵犯门静脉及腔静脉的中、上段胆管癌可行“骨骼化”切除后做近端胆管空肠吻合术。
(2)无远处转移,未侵犯门静脉、肠系膜血管及下腔静脉的下段胆管癌或壶腹部周围癌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不能切除的病例可做姑息性手术以引流胆汁。
1)内引流术:根据肿瘤部位不同可选用胆管空肠吻合、胆管十二指肠吻合、胆囊十二指肠或空肠吻合、内支架引流术等。
2)外引流术(TCD)或内外联合引流术(U管引流)。
疗效标准:
1.治愈:根治性切除肿瘤,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姑息性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减轻;
3.未愈:治疗无效或未治疗者。
出院标准:
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疗效者
以上内容由文都网校整理发布,更多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资料尽在文都网校。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