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综合知识与技能

更多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医基础辅导:中医内寒的病理变化

  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医基础辅导:中医内寒的病理变化

  为了迎战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文都网校小编特意整理了中药学综合知识方面中医基础的辅导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广大考生参考。

  中医内寒的病理变化:

  气主煦之,阳虚则阴盛,机体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失于温煦机体的作用,使脏腑组织表现为病理性机能减退。以冷(畏寒、肢冷)、白(面、舌色白)、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地清稀,如痰液稀白,大便稀薄),润(舌润,口不渴)、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为其临床特点,其中以“冷”为最基本的特征。

  阳气虚衰,寒从中生的病理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之象;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如水湿痰饮之类,以致尿、痰、涕、涎等排泄物证澈清冷,或大便泄泻,或水肿等。

  此外,不同脏腑的阳虚内寒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如心阳虚则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等;脾阳虚则便溏泄泻;肾阳虚则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等。

  以上内容由文都网校整理发布,更多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资料尽在文都网校。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