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考情分析
在理气剂基本内容中,历年执业医师考题主要集中在行气代表方剂的功效、主治证候和苏子降气汤、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证候、配伍意义中;助理医师考题出现较少,主要集中在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苏子降气汤的功效和主治证候中。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适用于各种气机郁滞和气逆不降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2.使用注意
①应注意辨清病情的寒热虚实与有无兼夹之证,分别予以不同的配伍,使方药与病证相合;
②理气剂多由芳香辛燥之品组成,易伤津耗气,应中病即止,勿用过剂,尤其对年老体弱,以及孕妇或素有崩漏鼻出血者,更应慎用。
行气
越鞠丸 | 组成药物 | 苍术、川芎、神曲、香附、栀子 | 功效 | 行气解郁 |
主治证候 | 六郁所致胸膈痞闷,脘腹胀痛,暖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 |||
配伍意义 | 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为主要药物(执业2001/2003);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均为辅助药物 | |||
半夏厚朴汤 | 组成药物 |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 功效 |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助理2006) |
主治证候 | 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者(执业2001) | |||
配伍意义 | 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厚朴下气除满,茯苓渗湿共为臣。重用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助厚朴开结散郁,共为佐使 | |||
枳实薤白桂枝汤 | 组成药物 | 枳实、厚朴、薤白、桂枝、瓜蒌 | 功效 | 通阳散结,祛痰下气(助理2000) |
主治证候 | 胸痹。症见胸满而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者(助理2000) | |||
配伍意义 | 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薤白通阳散结宽胸;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三药同用,通阳散结之力颇强 | |||
金铃子散 | 组成药物 | 金铃子、玄胡 | 功效 | 疏肝泄执,活血止痛 |
主治证候 | 肝郁化火证(执业2006)。症见胸腹胁肋诸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 |||
配伍意义 | 金铃子疏肝行气,清泄肝火为君药。玄胡行气活血止痛,以增强金铃子止痛之功,为臣药 | |||
厚朴温中汤 | 组成药物 | 厚朴、陈皮、炙甘草、草豆蔻仁、茯苓、木香、干姜、生姜 | 功效 | 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
主治证候 | 脾胃伤于寒湿。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者(执业 2002/2003) | |||
配伍意义 | 重用厚朴,行气下气,燥湿温中为君药。草豆蔻行气燥湿,温中散寒为臣药 | |||
天台乌药散 | 组成药物 | 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川楝子(执业2000)、巴豆 | 功效 | 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
主治证候 | 寒凝气滞之小肠疝气。症见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者 | |||
配伍意义 | 乌药疏肝行气,散寒止痛为君药。青皮疏肝破气,木香理气止痛,小茴香暖肝散寒,高良姜散寒止痛为臣药 | |||
暖肝煎 | 组成药物 | 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 | 功效 |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
主治证候 |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 |||
配伍特点 | 邪正两顾,标本兼治。温而不燥,补中有行 |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