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2014中医医师《方剂学》考情精析8

  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概述

  1.概念

  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益剂。

  2.适用范围

  补益剂适用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两虚等各种虚损病证。

  3.使用注意

  ①辨明虚实真假。前人谓:“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至虚之病,反有盛势”。前者是指真实假虚,此时若误用补益剂,则实者更实;后者是指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则虚者更虚。

  ②对虚不受补的病人,宜先调理脾胃。可适当加入健脾和胃之品,以资运化。

  ③补益剂的组成药物,多味厚滋腻,煎药时宜文火久煎,以提高药效。服法以空腹或饭前为佳。

  ④常服、久服补益剂,必须因证制宜,方中适当配伍健脾、和胃、理气等药,使补不碍胃滞气。

  补气

四君子汤

组成药物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执业2001)

功效

益气健脾(助理2003)

主治证候

脾胃气虚。症见面色萎黄,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或便溏,舌质淡,脉细缓者(执业2000)

配伍意义

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苓、术合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促进运化。炙甘草调中为使

参苓白术散

组成药物

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扁豆、茯苓、人参、甘草、白术、山药

功效

益气健脾,渗湿(执业2001,助理2002/2004/2005)止泻

主治证候

脾胃气虚夹湿。症见食少,腹胀,便溏,或泄泻,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或虚缓者。亦治肺虚久咳

配伍意义

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为臣。砂仁醒脾化湿为佐。桔梗宣肺利水,载药上行;炙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

补中益气汤

组成药物

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证候

1)脾胃气虚。症见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黄,脉洪而虚者(执业2001/2003)2)气虚下陷脱肛(助理2001),子宫下垂、久泻、久痢、久疟等3)气虚发热证

配伍意义

黄芪益气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陈皮行气化滞,使本方补而不滞;当归养血和营共为佐。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阳气,并有疏郁散热之功为佐使

玉屏风散

组成药物

防风、黄芪、白术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证候

表虚自汗。症见汗出恶风,面色吮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配伍意义

黄芪内可大补肺脾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为臣药。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

完带汤

组成药物

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执业2006)

功效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证候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症见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配伍意义

白术、山药补脾祛湿为君。人参补中益气;苍术燥湿运脾,白芍柔肝理脾;车前子利湿清热为臣。陈皮理气燥湿;柴胡、芥穗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

生脉散

组成药物

人参、麦冬、五味子(执业2001)

功效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证候

①暑热、温热,耗气伤液。症见体倦气短,咽干口渴,脉虚细者。②久咳肺虚,气阴两伤。症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者(执业2002/2004)


配伍意义

人参甘平益肺,大补元气,令气旺津生为君。麦冬甘寒养阴,清热生津为臣。五味子酸收,敛肺止汗止咳为佐使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