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概述
1.概念
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以祛除脏腑经络间寒邪,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
2.适用范围
温里剂适用于阴寒在里的病证。不论外寒入里,还是寒自内生,邪在脏腑经络之间者,皆须以“寒者热之”原则,使用温里剂治疗。
3.使用注意
①辨别寒热之真假,真热假寒证禁用;
②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亦慎用;
③若阴寒太盛或真寒假热,服药入口即吐者,可反佐少量寒凉药,或热药冷服,避免格拒;④注意用药的剂量。
温中祛寒
理中丸 | 组成药物 | 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 | 功效 |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执业2001/2003) |
主治证候 | 中焦虚寒。症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等(执业2000)。亦可治阳虚失血以及霍乱、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执业2006) | |||
配伍意义 | 干姜温脾胃而祛里寒为君。人参补元气而正升降为臣。白术健脾燥湿而助运化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而止腹痛为使 | |||
小建中汤 | 组成药物 | 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 功效 |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
主治证候 |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症见腹中时痛,得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等 | |||
配伍意义 | 饴糖温补中焦,缓急止痛为君。桂枝温助中阳而祛里寒;芍药益阴养血,柔肝缓急(执业2000),共为臣。生姜温胃,大枣补脾,合则鼓舞脾胃生发之气而行津液,和营卫为佐。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而为佐使 | |||
吴茱萸汤 | 组成药物 | 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 功效 |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执业2005/2006) |
主治证候 | ①阳明寒呕。症见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等。②厥阴头痛。症见头痛,干呕,吐涎沫等。③少阴吐利。症见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等 | |||
配伍意义 | 吴茱萸温胃暖肝、降逆止呕为君,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两药合用温降止呕。人参益气健脾生津为佐药。大枣益脾气,调脾胃,兼调和诸药为佐使 | |||
大建中汤 | 组成药物 | 蜀椒、干姜、人参、饴糖(执业2000/2001) | 功效 |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执业2006) |
主治证候 |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症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等(执业2002/2004) | |||
配伍特点 | 椒、姜并用,并佐饴糖、人参,辛热燥烈与甘温质润配伍,使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祛寒无伤阴之弊,补虚却有速发之功 |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