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和解、调和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病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2.使用注意 凡邪不在半表半里者,或虚实各有所急,不宜使用本类方剂,误用轻者贻误病情,重者引邪入里,或变生他证。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 组成药物 |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 功效 | 和解少阳 |
主治证候 |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脉弦等。亦可用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见少阳病表现者 | |||
配伍意义 | 柴胡疏透半表之邪为君,黄芩清泄半里之热为臣,合而清透并用,和解少阳(助理2002/2003/2004/2005)。半夏、生姜散结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胃气,生津液,既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以防邪入为佐 | |||
大柴胡汤 | 组成药物 |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 功效 |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助理2006) |
主治证候 | 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 |||
配伍意义 | 重用柴胡为君,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出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半夏和胃降逆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功兼佐使 | |||
蒿芩清胆汤 | 组成药物 | 青蒿、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助理2003) | 功效 | 清胆利湿,和胃化痰(助理2006) |
主治证候 | 少阳湿热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等 | |||
配伍意义 | 青蒿、黄芩为君,既内清少阳湿热又透邪外出。竹茹、半夏、枳壳、陈皮清胆和胃,理气化痰共为臣。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体现“分消走泄”法 | |||
达原饮 | 组成药物 | 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 功效 | 开达膜原,辟秽化浊 |
主治证候 | 瘟疫或疟疾,邪伏膜原证。憎寒壮热,或每日3次,或每日1次,舌边深红,舌苔垢腻如积粉 |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