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2.适用范围 无论是风寒所伤,还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症时,都可以用解表剂治疗。
3.使用注意
①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②若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如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③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宜。汗出不彻,病邪不解;汗出过多,易耗伤气津,甚或亡阴、亡阳。
④药后宜避风寒或增加衣被,既助汗出,又防复感。
麻黄汤 | 组成药物 | 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 功效 |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主治证候 | 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执业2001) | |||
配伍意义 |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桂枝温经散寒,透营达卫为臣。杏仁降肺利气为佐,与麻黄相配,宣降并用。炙甘草既调麻、杏之宣降,又缓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为使 | |||
桂枝汤 | 组成药物 |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 功效 |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主治证候 |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等 | |||
配伍意义 | 桂枝解肌发表,以散在表风寒为君;芍药益阴敛营,以顾营阴之耗为臣。合则调和营卫 | |||
小青龙汤 | 组成药物 |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执业2001) | 功效 | 解表蠲饮,止咳平喘 |
主治证候 | 风寒客表,水饮内停(助理2006)。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等(执业2002,助理2001/2003) | |||
配伍意义 | 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除外寒而宣肺气为君,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中,共为臣,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为佐。炙甘草益气和中,缓峻调药为使 | |||
九味羌活汤 | 组成药物 |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执业2001)、川芎、白芷、生地黄(执业2002/2004)、黄芩、甘草(执业2006) | 功效 |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助理2001/2003) |
主治证候 | 风寒湿在表兼里热证。症见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等(助理2000) | |||
配伍意义 | 羌活发汗散寒,祛风除湿,宣痹止痛为君。防风、苍术发汗散寒,运脾祛湿为臣。细辛、川芎、白芷散风寒,宣湿痹,行气血,既助羌活解表,又除头痛身痛;黄芩清气,生地黄凉血,既除兼证之热,又制诸药之燥共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 |||
香苏散 | 组成药物 | 香附、紫苏叶、甘草、陈皮 | 功效 |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
主治证候 | 外感风寒,内兼气滞之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 |||
配伍意义 | 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为君;香附行气开郁为臣;陈皮理气燥湿为佐;甘草健脾和中,并调和药性,是佐药兼使药之用 | |||
止嗽散 | 组成药物 | 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执业2001) | 功效 |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助理2002/2004/2005) |
主治证候 | 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咳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执业2000) | |||
配伍意义 | 百部、紫菀止咳化痰为君。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气化痰为臣。荆芥疏风解表,陈皮理气化痰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为佐使之药 |
以上的介绍,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