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知识点:第九单元芳香化湿药(2)
砂仁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
【性能特点】本品气芳香,辛散温通,入脾胃经。既善醒脾化湿、行气温中,为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又能通过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主治病证】①湿阻中焦证。②脾胃气滞证。
③脾胃虚寒吐泻证。④妊娠恶阻,气滞胎动不安(理气安胎)。
【用量用法】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火旺者慎服。
白豆蔻
【性味】辛,温。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①湿阻中焦证。②脾胃气滞证。③胃寒呕吐。
【用量用法J3~6g。入汤剂宜打碎后下: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故火升作呕者忌服:
佩兰
【性味】辛,平。特点善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
【功效】化湿,解暑。
【主治病证】①湿阻中焦,湿热困脾证。②暑湿及湿温初起。
【用量用法】5~9g。鲜品加倍。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①湿阻中焦之胀满腹痛。②寒湿中阻之呕吐泄泻。
小结
苍术、厚朴均辛苦温燥,善燥湿,治湿阻中焦。
不同:其中苍术兼健脾;厚朴兼行气。其次苍术又能祛风湿而除痹,厚朴又能消积。其三苍术兼发表、明目;厚朴还能消痰行气而平喘。
广藿香、佩兰:均芳香入脾胃经,善化湿解暑,治湿阻中焦、湿温及暑湿等证常相须为用,其中,藿香微温,化湿力较强,且兼发表,又善治夏月感寒饮冷之阴寒闭暑证。还能止呕:治寒湿等所致的恶心呕吐。佩兰性平偏凉,药力平和,又为治脾经湿热之口甜或口苦多涎之要药。
砂仁、白豆蔻:同源于姜科植物的果实,均芳香辛温,功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及胃寒呕吐等。但砂仁惟入中焦脾胃而力稍强,兼止泻、安胎,善治湿滞或虚寒泄泻,以及妊娠气滞恶阻与胎动不安;白豆蔻则既入中焦脾胃,又入上焦肺,力较缓,兼治湿温初起。
草豆寇、草果均辛香温燥,善燥湿温中散寒,治疗寒湿中阻之证。然草豆蔻力稍缓,又兼行气,止呕,草果味异香,力较强,又兼除痰截疟。
广藿香、香薷均源于唇形科,辛香温散,能化湿和中、解暑发表,善治夏月感寒饮冷之阴寒闭暑证。然而,藿香长于化湿和中,发表力弱,且善止呕,故又善治湿阻中焦、湿温、暑湿及各种呕吐。香薷则性温,发汗解表力强,尤宜阴寒闭暑无汗之证;且能利水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