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中医助理外科学: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即将参加2014年医师考试,为了让考生复习顺利,文都网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在此预祝考生考试顺利:

  中医助理外科学: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考试重点】外科着作及学术流派

  1.外科发展简史

  (1)《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丁与疔同)”等,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

  (2)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龚庆宣所撰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外科专着《刘涓子鬼遗方》问世。

  (3)葛洪所着《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许多简易有效的医方与外治方法他提出用海藻治瘿,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载。提出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

  (4)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用葱管导尿治疗尿潴留和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

  (5)陈司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病专着。

  (6)吴师机的《理瀹骈文》,载方1500余首,以膏药疗法为主,治病范围遍及内外、妇、儿、伤、五官等科。

  2.明清时期外科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学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学术流派是明清时期的正宗派和全生派、心得派。

  (1)“正宗派”以明·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为代表。其重视脾胃,主张应用外治法和进行外科手术。

  (2)“全生派”以清·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为代表。其主要学术思想为“阴虚阳实”论,创立了外科证治中以阴阳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法则,并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

  (3)“心得派”以清·高锦庭《疡科心得集》为代表。将温病学说引入外科病证治,用三焦辨证揭示了外科病因与发病部位的规律,指出:“疡科之症,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俱发于中也。”

  以上内容相信考生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想知道更多考试内容,想顺利通过考试,关注文都网校【免费咨询电话:400-010-8090】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