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导读: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面试,第一次工作,第一次考研......每个人的每次第一都是懵懂的去探索,没有经验!那么,第一次参加考研的同学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避免出错呢?下面,文都网校考研频道给大家分享一位考生的考研经验。
从二月末的出分,到现在六月份毕业,这中间的心情如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很幸运,我能在考研的道路上遇到一帮好朋友。正是这些优秀的朋友,开始明白自己和如今自己的圈子是多么渺小,自己的视野太狭隘,也正是这些好朋友们,让我逐渐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终于决定二战,一战的经验和教训,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先说说数学,我的数学基础相当糟糕,数学的三门课,我就压根没怎么听,高数线代都挂了,概率也是60多飘过,高数还两次补考没过,最近清考才过。我是从很早就开始准备考研,早到大二的下学期开始,不过一直到大三暑假之前的这半年时间里面,每天也就花个把小时,翻翻高数,看书三心二意,看了的也几乎都忘记,效率极低,到了将近大三暑假的时候才真正把数学给过一遍。到暑假开始啃复习全书,做后面的习题,按部就班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复习全书过完了第一遍,从这也能看出我的效率是很低的。之后就是把复习全书看第二遍,660题,真题,400题这样。但是都做得很马虎,真题用的是那种按知识章节的,也只是做了一小部分。400题都做完了,也是好多都做了,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对答案了,都弄得乱糟糟的。400题做得特别慢,甚至有几套是三个小时才能做完一半,复习效果真的很差,每张卷子也就只能做七八十分,到后来发现真题其实真的没有400题这么难,所以做好真题真的很重要。而且觉得大家最好能多做一些成套的试卷,而不是零散的题目。关于数学的复习,我总结了三个失误:
1.复习策略,时间安排不合理。这导致做完660以后手忙脚乱,其实做不做660和400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但是前提是时间要能满足真题
2.题目训练的量一定要够,看再多题目,终究只是纸上谈兵,看题目和做题目完全就是两码事
3.自己做题也没有质,只是走马观花,乱七八糟的然后说说408。很惭愧,整个大学我就没怎么听课,当然也就包括专业课了,当然,我觉得这不应该是我考得差的理由。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的,直接就是看的资料书,而且是看了好几遍。自己几乎是零基础,而且也没去看课本,这直接导致了沧神所说的后期乏力,选择题怎么也提不上去。用的资料我觉得也是不太好的,讲的太浅了。同时也有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最难的组成都没有做多少习题。408同样总结了三大失误:
1.没有看课本
2.组成缺乏训练
3.当时我们大四是课特别多的,而且几乎每节课点到,这个对时间和复习效率的影响很大
然后我觉得很关键的一个,是心态问题。我的本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211,自认为高考失利才来到这个学校,而且后来整个大学都没怎么听课,于是各种漫不经心,各种挂科,沉沦过,自卑过。到后来决定考研,这才想到振作起来,但是心中想的却是孤注一掷,借考研而一鸣惊人。后来看到知乎上的一个回答,感觉喻户灌顶,那是说敏感,脆弱而自卑的人,总是树立一个雄心壮志,来证明自己,营造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价值,却总是将希望放在将来,而忽略眼前的自己,眼前的现实,最终一败涂地而引起更深的自卑。到后来z神说,一鸣惊人这种想法是很不靠谱的,因为真正的一鸣惊人其实也是长时间实力的积累,而不是仅仅因为你有一鸣惊人的想法,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就可以的。首先得认可自己,把精力集中到当下,不要想着明天,明天看起来很多,其实到了明天就又想着另一个明天,最终也只能如我等庸人,一事无成。
关于基础。想必这是大多数本科出身不好,或者成绩不好的同学会关心的问题吧。在这里,我觉得基础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基础的重要性不在于你的出身,你的成绩,而在于你的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学习思维,学习能力。要说成绩,要说出身,你又如何面对那些跨考的童鞋?但是我提到的这几天,是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的,不好的学习状态,可能导致了你的高考失利,导致你大学成绩不好,进而影响到考研,如果学习状态不对,即使花了很多精力,那也是事倍功半。例如我,就是一个很难集中注意力的人,而且做事太不细致,了解事情只是追求大概,不求透彻,凡事只求过关,而不求精致完美,这就是心态上很大的毛病。而且,一如大神说到的,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也是很关键的,所以,拥有大逆袭想法的同学们,还是要慎重些的好。大收获必有大付出,不是盲目热血就能成的。
这是一篇教训帖,也是我的感悟。从一个DiaoS,学弱,loser的眼里来看待考研的,前车之鉴,希望大家勿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