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十一)呕吐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状,既可单独为患,亦可见于多种疾病。任何病变有损于胃,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均可致呕吐,胃内容物突然上逆吐出为其主症。 【辨证分型】 1.寒邪客胃 症见时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脉迟。 2.热邪内蕴 症见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苦热臭,口干而渴,喜寒恶热,大便燥结,苔黄,脉数。 3.痰饮停蓄 症见头目眩晕,胸满胁胀,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腻,脉滑。 4.宿食不消 症见脘腹胀满或疼痛,食入更甚,嗳气厌食,便秘矢气,苔厚腻,脉滑实。 5.肝气横逆 症见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苔薄腻,脉弦。 6.胃气虚弱 症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作,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苔薄,脉弱无力。 【治疗】 1.刺灸法 治则:和胃降逆,行气止呕。 处方:中脘 内关 足三里 随证配穴:寒吐配胃俞,热吐配金津、玉液放血,痰饮配丰隆,食滞里梁门、天枢,肝气横逆配太冲,脾胃虚寒配脾俞、胃俞。 操作:毫针刺,补虚泻实,或先泻其邪以止呕,再补其正。虚寒者可加艾灸,每日l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刺灸法穴位。 方法:用维生索B1或维生紊B12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1~2次,各穴交替应用。 3.耳针法 选穴:胃 贲门 食道 交感 方法:毫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5日更换1次。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