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即将迎来,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14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常见症状的自我药疗6
冻伤
二、临床表现
局部冻伤(疮)的表现主要在复温以后。按组织损伤轻重可分为3度。
(一)1度冻伤(红斑型)
(二)2度冻伤(水疱型)
(三)3度冻伤(坏疽型)
三、药物治疗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治疗冻伤(疮)药物活性成分和制剂有樟脑、氧化锌、肌醇烟酸酯软膏(烟肌酯)、冻疮膏。
(一)非处方药
1.切忌以热水敷或热火烘烤。并可外涂敷紫云膏。
2.对1度冻疮者选用10%樟脑软膏(5%樟脑醑)涂敷患部,一日2次。或以肌醇烟酸酯软膏涂敷患部,作用缓和而持久,用于冻疮的防治,对1~2度冻疮者可局部涂敷10%辣椒软膏、10%氧化锌软膏或冻疮膏等。
3.对局部发生水疱和糜烂者,可涂敷10%氧化锌软膏或依沙吖啶(利瓦诺)氧化锌糊剂;对发生溃烂而感染者,局部以0.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清除溢出的黏液后涂敷溃疡膏、0.5%~1%红霉素、0.5%林可霉素乳膏或10%鱼石脂软膏,以控制细菌的感染。
4.口服烟酸或酌选其缓释剂;口服维生素E可促进肌肉生长;或口服芦丁片对瘙痒严重者可加服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赛庚啶
(二)处方药
对合并严重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
四、用药注意事项
1.樟脑有刺激性,外用偶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如皮肤有破损处、溃疡、创面、皮肤渗出部位不宜涂敷;对已破溃的冻疮不宜使用,并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部位。如发生过敏反应,应即停药。另樟脑有挥发性,可透过胎盘屏障,对_女壬娠期妇女慎用。
2.局部应用樟脑、辣椒、肌醇烟酸酯软膏后可稍加用力搓擦以帮助渗透,但强度仅达到皮肤发红即可,用药持续时间也不宜太长。
荨麻疹
一、病因和分型
荨麻疹多与变态(过敏)反应有关,大多数属于I型(速发型)变态反应,少数属于Ⅱ型(细胞毒性)、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反应。通常所说的荨麻疹为I型变态反应。荨麻疹可由接触多种物质引起,包括异种血清、动物蛋白、细菌、病毒、寄生虫、毛皮、羽毛、空气中的植物花粉及尘螨以及油漆、染料、塑料、化学纤维和用药等。此外,物理因素(冷、热、光)、病灶(龋齿、扁桃体炎)、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以及精神紧张也可引发。分型:急性和慢性荨麻疹。凡持续2周以内者为急性,超过2周以上者为慢性。
二、临床表现
具有局限性、暂时性或瘙痒性,以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
急性荨麻疹多突然发作,一般在1~5分钟内出现症状,少数可在几天内症状消失,多持续2周。并可伴有发热、头痛,可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尚可出现喉头黏膜水肿,严重者可有胸闷、呼吸困难或窒息。发生在四肢末端有肿胀感觉,发生在眼睑时则引起局部高度水肿。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多持续2~3周,消而又生,治疗不易,多伴发失眠。除了急、慢性荨麻疹外,尚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热性荨麻疹
(二)冷性荨麻疹
(三)巨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四)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
三、荨麻疹的选药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抗过敏药的活性成分有盐酸异丙嗪、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去氯羟嗪、赛庚啶;过敏活性物质阻释剂有色甘酸钠、富马酸酮替芬。
(一)非处方药
1.盐酸异丙嗪;氯苯那敏。
2.对伴随血管性水肿的荨麻疹,可选用赛庚啶口服。
3.局部用药可选择具止痒和收敛作用的洗剂,如薄荷酚洗剂(含薄荷、酚、氧化锌、乙醇)或炉甘石洗剂涂敷,一日3次。
(二)处方药
对病情严重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处方药:推荐口服第2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阿司咪 唑、咪唑斯汀、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对急性者或伴有胃肠道症状时,酌情口服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用药注意事项
1.中枢神经系抑制作用,引起镇静、困倦、嗜睡反应,多数人都能在数日内耐受。但对驾车、高空作业、精密机械操作者,在工作前不得服用或服用后应休息6小时以上。
2.抗胆碱作用,表现为口干;对闭角型青光眼者可引起眼压增高;对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可能引起尿潴留,给药时应予注意。另抗过敏药不良反应常见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部不适、便秘、腹泻等,且上述不良反应随药物使用时间延长而减轻或消失,若进食时服药也可减轻。
3.阿司咪唑、特非那丁、依巴斯汀可能抑制心脏钾离子慢通道,有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或Q—T问期延长的危险。故应严格掌握剂量,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对血钾浓度过低者适当补充钾、镁。患先天性Q—T综合征者不宜应用。对肝脏功能缺陷者和心律失常者慎用;对6岁以下儿童慎用。
4.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抗过敏药。
5.体重增加,赛庚啶。
6.抗过敏药的应用必须及时,以较快地抑制组胺和一系列反应。但因抗过敏药可抑制皮肤 对组胺的反应,对拟进行变应原皮试者,应在停止使用48~72小时后进行。
7.如感觉到皮疹加剧;或喉头黏膜水肿、胸闷、呼吸困难或窒息时,或应用抗过敏药3日 后仍不见疗效及时去医院诊治。
8. 用药期间宜进清淡饮食,禁忌辛辣或腥膻食物,避免搔抓皮肤或热水洗烫,并暂停使用肥皂。另服用抗过敏药期问不宜饮酒,或同时服用镇静催眠药及抗抑郁药。
手足浅表性真菌感染(手、足癣)
二、类型与临床表现
间擦型、水疱型、鳞屑型、角化型(冬季多见)、体癣型
三、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1.水疱型脚癣可外搽复方苯甲酸酊、十一烯酸软膏,或用10%冰醋酸溶液浸泡,或用l%特比萘芬霜剂、咪康唑霜剂外用涂擦
2.对间擦型、糜烂型脚癣应尽量保持干燥,注意保护创面,避免水洗或使用肥皂,不要搔抓,可先用0.1%依沙吖啶(利瓦诺)溶液或3%硼酸溶液浸泡后涂敷含有5%水杨酸或5%~10%硫黄粉剂,无明显糜烂时,可应用足癣粉、足光粉、枯矾粉,或局部涂敷复方水杨酸酊、复方土槿皮酊,一日3~4次,连续15日,在渗出不明显时,可用10%水杨酸软膏按常规包扎
3.对鳞屑型和角化型足癣可用复方苯甲酸软膏、3%克霉唑软膏、2%咪康唑霜剂、10%水杨酸软膏或应用1%特比萘芬霜剂,外用涂擦
4.手癣的用药与足癣相同,可选用复方苯甲酸搽剂、3%克霉唑乳膏、2%咪康唑霜剂、5%水杨酸酒精或复方苯甲酸软膏、复方十一烯酸软膏涂敷,一日I~2次。或l%特比萘芬霜外用涂擦。
治疗手癣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药物封包治疗,睡前选用10%水杨酸软膏、复方苯甲酸软膏、20%尿素乳膏。
(二)处方药
1.角化皲裂型足癣推荐口服抗真菌药治疗,但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对水疱型足癣不如外用药效果好;对糜烂型足癣不宜提倡。
2.对有化脓感染的足癣者,推荐应用抗菌药物(红霉素、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后再治疗足癣。
属于治疗足癣处方药的是
A.复方苯甲酸酊B.伊曲康唑 C.咪康唑霜剂D.左氧氟沙星E.红霉素
答案BDE
四、用药注意事项
1.局部用克霉唑制剂可发生过敏及刺激症状。妊娠期可用克霉唑。
2.咪康唑局部外用可引起皮疹、发红、水疱、烧灼感和其他皮肤刺激性。避免接触眼睛。
3.剂型选择:摩擦部位宜用洗剂,如皮肤有糜烂面,应首先应用洗剂(不用乳膏)
4.疗程:治疗体、股癣需连续2~4周,足癣1个月,甲癣6个月
5.在体、股癣尚未根治前,禁止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曲安奈德(去炎松)乳膏、氟西奈德(肤轻松)乳膏,以免加重病变。
6.注意对手、足癣的预防与养护:①在外用药期间,对患部皮肤尽量不洗烫,少用或不用肥皂和碱性药物,少洗澡,以使抗真菌药在体表停留的时间延长,巩固和提高疗效;②若患者同时患有手、足癣,必须同时治疗,以免发生自身感染。体、股癣合并有糖尿病者,在应用抗真菌药的同时,宜控制血糖;③保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