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考点解析22
二、烧伤的临床分期
1.体液渗出期:烧伤区及其周围或深层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自血液循环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第三间隙异常)或自创面渗出,因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钠盐和蛋白质(主要为白蛋白)。
2.急性感染期: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和富含蛋白的渗出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在深度烧伤区的周围还因为血栓形成,致局部组织发生缺血和代谢障碍,人体的抗感染因素如白细胞、抗体和抗感染药物均难以达到局部,更有利于细菌的繁殖。
3.修复期:包括创面修复期和功能修复期。
三、治疗原则与现场急救
(一)治疗原则
1.保护烧伤区,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污染。
2.预防和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
3.治疗局部和全身感染。
4.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并尽量减少瘢痕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
5.预防和治疗多系统器官衰竭。
(二)现场急救—目的是迅速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及时适当治疗,尽可能减轻伤情。
1.保护受伤部位:迅速脱离热源,降低局部温度,避免再损伤,剪开取下衣裤袜,伤处向上避免受压,简单包扎以减轻污染。
2.镇静止痛:稳定情绪,酌情使用镇静剂;可用冷浸法减少手足烧伤的剧痛。
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受损者要十分重视呼吸道通畅,要及时行气管切开,并给氧。
4.对有大出血、开放性气胸、骨折等合并伤者,应先施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入院后的初步处理;轻重有别,
Ⅰ度烧伤创面一般只需保持清洁和防止再损伤。
Ⅱ度以上烧伤需做创面清创术。创面处理可用1:1000苯扎溴铵或1:2000氯己定清洗,移除异物。深度烧伤的水疱皮应予清除。如果用包扎疗法,内层用油质纱布,外层用吸水敷料均匀包扎,包扎范围应超过创周5CM。面颈部烧伤与会阴部烧伤不适合包扎,则予暴露。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真题]12.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不正确的是
A.1∶2000氯己定清洗创面,去除异物
B.去除水泡皮
C.油质纱布包扎创面
D.面部创面不包扎
E.创面使用抗生素预防全身感染
答案:D
(5~7题共用题干)
男,40岁,烧伤后3小时入院。疼痛剧烈,感口渴。面色苍白,心率150次/分,BP85/65mmHg,头颈部、躯干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可见潮红创面,两上肢呈焦黄色,无水疱。
[真题]5.该病人的烧伤总面积估计为
A.7×9%
B.6×9%
C.5×9%
D.4×9%
E.3×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为烧伤面积的判断。
[真题]6.该病人Ⅲ度烧伤面积为
A.1×9%
B.2×9%
C.3×9%
D.4×9%
E.5×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为烧伤面积和深度的判断。
[真题]7.其中Ⅲ度创面的处理原则是
A.休克期常规切痂
B.开始补液后2小时内切痂
C.休克期过后半个月内切痂
D.争取复苏平稳,据情尽早切痂
E.常规分次切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烧伤创面处理原则。
四、初期处理与补液方法
(一)初期处理
1.Ⅰ°烧伤创面只需保持清洁和避免再损伤。
2.Ⅱ°以上,清创术和抗休克。
(二)补液方法
(三)II°、III°烧伤的补液量的计算
第一个24小时内 第二个24小时内
每1%面积、公斤体重补液量(为额外丢失) 成人1.5ml 儿童1.8ml 婴儿2.0ml 第一个24小时的1/2
晶体液:胶体液 中、重度 2:1 同左
特重 1:1
基础需水量 2000ml 60-80ml/kg 100ml/kg 同左
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基础水分用5%葡萄糖。
[真题]3.女,35岁,体重50kg,汽油火焰烧伤,Ⅱ度烧伤面积73%,第一个24小时补液总量为
A.5500ml
B.6500ml
C.7500ml
D.8500ml
E.9500ml
答案:C
解析: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50×73×1.5+2000=7475ml
[真题]4.男,25岁,体重50kg,Ⅱ度以上烧伤面积40%,其第1个24小时的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
A.1000ml
B.1500ml
C.2000ml
D.2500ml
E.3000ml
答案:D
解析: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50×40×1.5+2000=5000ml,前8小时内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因此为2500ml。
[真题]17.8个月男婴Ⅱ°烧伤时每1%面积、公斤体重额外丢失补液量为
A.1.0ml
B.1.5ml
C.2.0ml
D.2.5ml
E.3.0ml
答案:C
小编推荐:
医学教育考试网创建医学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