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第十三单元 哮喘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病因病机 1 0 0 病因病机 1 0 0 诊断标准 1 0 0 诊断标准 0 0 0 辨证论治 0 11 2 辨证论治 0 12 2
2006年中医执业大纲增加细目“诊断标准”,并考查了哮喘与肺炎喘嗽的鉴别,还增加了证型“外寒内热”和“肺实肾虚”。
知识要点
病因病机
1.病因 外因: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内因:肺、脾、肾三脏不足,致痰饮留伏(执业2000,助理2000) 。
2.哮喘发作期的病机 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据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
3.哮喘缓解期的病机 肺脾肾三脏不足,影响水液转输,留而为伏痰。
诊断标准
(1)突然发作。发作之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阵作,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2)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多有诱因。
(3)多有婴儿期湿疹史,家族哮喘史。
(4)肺部听诊:发作时两肺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延长(执业2006)。支气管哮喘如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啰音。
(5)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
辨证论治
哮喘的分型、治法、方剂见表9-24
表9-24哮喘的分型、治法、方剂
|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方剂 |
发作期 |
热性哮喘(执业2000/2006,助理2000) |
咳喘哮鸣,声高息涌,呼气延长,痰稠色黄,胸闷腹满,兼有热象 |
清肺化痰定喘 |
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助理2003) |
寒性哮喘(执业2002,助理2002) |
咳嗽气促,喉间哮鸣,咳痰清稀色白带泡沫,兼有寒象 |
温肺化痰定喘 |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
|
缓解期 |
外寒内热 |
喘促气急,咳嗽痰鸣,鼻塞喷嚏,流清涕,或恶寒发热,咳痰黏稠色黄,口渴,便干,尿黄,舌红,苔白,脉滑数或浮紧 |
解表清里,定喘止咳 |
大青龙汤 |
肺实肾虚 |
哮喘不已,喘促胸满,动则喘甚,伴咳嗽痰多,喉中痰吼,兼肾虚之象。舌淡苔薄腻,脉细弱 |
泻肺补肾,标本兼顾 |
偏于上盛—苏子降气汤偏于下虚—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 |
|
肺脾气虚 |
咳嗽无力,兼气虚之象 |
健脾益气,补肺固表 |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执业2005,助理2005) |
|
脾肾阳虚 |
肾阳虚+脾阳虚,兼肾气不足之象 |
健脾温肾,固摄纳气 |
金匮肾气丸 |
|
肺肾阴虚 |
咳嗽,喘促乏力,咳痰不爽,夜尿多,兼阴虚之象 |
养阴清热补益肺肾 |
麦味地黄丸 |
活学活用
肺炎喘嗽与哮喘的鉴别(表9-25)
表9-25 肺炎喘嗽与哮喘的鉴别
病名 |
临床表现 |
肺部听诊 |
肺炎喘嗽 |
发热、咳嗽、气急、鼻煽、痰鸣,重者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摇身撷肚 |
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常伴干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 |
哮喘 |
发作前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发作时喘促,气急,喉间痰鸣,咳嗽阵作,甚者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青紫 |
发作时两肺闻及哮鸣音,以呼气时明显,呼气延长(执业2006)。支气管哮喘如有继发感染,可闻及湿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