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细目一:听声音 (一)音哑与失音 金实不鸣——外邪乘肺或痰浊阻肺 金破不鸣——精气内伤,肺肾阴虚 (二)谵语 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属实证。热扰心神 (三)郑声 指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见于多种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四)独语 指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的症状。 多因心气虚弱,神气不足,或气郁痰阻,蒙蔽心神所致,属阴证。常见于癫病、郁病。 (五)错语 指病人神识清楚而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的症状。 习题 例:谵语的病因病机多由于: A.热扰心神 B.痰火扰心 C.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D.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E.痰迷心窍,心神蒙蔽 『正确答案』A 例:言语粗鲁,狂妄叫骂,哭笑无常,多由于: 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B.热邪内陷心包 C.痰火扰乱心神 D.痰浊阻闭心窍 E.风痰蒙蔽清窍 『正确答案』C 例: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称为: A.谵语 B.独语 C.错语 D.郑声 E.言謇 『正确答案』D (六)病态呼吸 1.喘 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实喘:声高气粗,以呼出为快,风寒、热、痰饮 虚喘:声低气怯,以吸入为快,肺肾气虚 2.哮 呼吸急促似喘,发时喉中哮鸣有声, 多因痰饮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 喘不兼哮,但哮必兼喘。喘以气息急追、呼吸困难为主,哮以喉间哮鸣声为特征。 3.短气 呼吸较正常人急而短促,似喘而不抬肩, 虽急无痰声. 实:痰饮、食积、瘀血 虚:元气大虚 4.少气 又称气微。指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的症状。 属诸虚劳损,多因久病体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七)咳嗽 咳声重浊或紧闷—外感风寒湿(寒咳) 咳声清脆,少痰或无痰—外感燥热(燥咳)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肺热(热咳)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痰湿阻肺(湿咳) 百日咳——咳声阵发,发则连声不绝,终止时有鹭鸶鸟叫声。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 白喉——咳声如犬吠,为感受疫毒。 习题 例:咳嗽阵发,发则连声不绝,咳嗽终止时有鸡鸣样回声。其病是 A.白喉 B.百日咳 C.燥咳 D.寒咳 E.痰饮 『正确答案』B 例: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属于: A.燥咳 B.寒咳 C.湿咳 D.顿咳 E.热咳 『正确答案』E 例: A.咳声重浊 B.咳声清脆 C.咳声顿作 D.咳声如犬吠 E.咳声不扬 (1) 寒湿痰饮停聚于肺多见: 『正确答案』A (2)白喉多见: 『正确答案』D (八)胃肠异常声音 1.呕吐 吐势徐缓,声音微弱——虚寒呕吐 吐势较急,声音响亮——实热呕吐 呕吐呈喷射状——热扰神明 呕吐酸腐味的食糜——食滞胃脘 2.呃逆 呃声高亢、声响有力-----实证、热证; 呃声低沉、气弱无力-----虚证、寒证; 在急、慢性病之严重阶段出现呃逆,为病势转向危重,谓之“土败胃绝”。 3.嗳气 实: 食滞胃脘——嗳出酸腐气味 肝气犯胃——随情志变化而增减。 虚: 脾胃虚弱——嗳声低沉断续 习题 例:古名“噫”,释为: A.呕逆 B.嗳气 C.干呕 D.恶心 E.太息 『正确答案』B 细目二:嗅气味 (一)口气 若口中散发臭气者,称为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消化不良有关。 口气酸臭,并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多属食积胃肠。 口气臭秽者,多属胃热。 口气腐臭,或兼咳吐脓血者,多是内有溃腐脓疡。 口气臭秽难闻,牙龈腐烂者,为牙疳。 (二)病室气味 病室臭气触人,多为瘟疫类疾病。 病室有血腥味为失血。病者多患失血。 病室散有腐臭气,病者多患溃腐疮疡。 病室尸臭,多为脏腑衰败,病情重笃。 病室有尿臊气(氨气味),见于肾衰。 病室有烂苹果样气味(酮体气味),多为消渴危重病证患者。 病室有蒜臭气味,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习题 例:嗳出酸腐气味者为: A.脾胃虚弱 B.寒邪犯胃 C.食积胃脘 D.肝气犯胃 E.胃阴不足 『正确答案』C 例:食后偶有嗳气,并无酸腐气味者,为: A.寒气客胃 B.湿困脾胃 C.胃虚气逆 D.肝气犯胃 E.健康状态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