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5日至3月13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下简称“两会”),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3月13日,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会议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走进代表团,参与小组讨论。文都网校深入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内容,总结政府工作报告的要点、李克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内容要点等,解读“两会”数字和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的结合点,希望能对参加2015年考试的学生起到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一、2014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我国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农村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试点先行,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两会”数字中关于2014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的表述可以与毛中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命题,一般情况下,容易命制选择题。
二、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加强城镇化管理创新和机制建设。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两会”数字中关于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的表述可以与毛中特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结合命题,一般情况下,容易命制选择题。
三、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我国要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两会”数字中关于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的表述可以与毛中特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命题,非常容易命制选择题和分析题。
以上是文都网校对2014年“两会”数字和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结合点的解读,请广大考生予以参考。祝各位考生复习顺利、学习进步!
本文由文都网校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