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子宫脱垂: 1.子宫脱垂的定义 妇女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后者为阴道壁膨出,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因多发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 2.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虚下陷与肾虚不固致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 (1)气虚: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产时损伤,或产后过早操劳负重,或长期咳嗽等,以致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不能提摄,故阴挺下脱。 (2)肾虚: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以致胞络损伤,子宫虚冷,摄纳无力,亦令下脱。 3.子宫脱垂的分度 根据患者平卧并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Ⅰ度: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宫颈。 Ⅱ度: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于阴道口外。 Ⅲ度:宫颈与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4.辨证论治:各型主要证候、治法及代表方剂 (1)气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坠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加剧,小腹下坠,四肢无力,气少懒言,面色少华,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川断、金樱子。 (2)肾虚证 【主要证候】子宫下脱,腰膝酸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补肾固脱,益气升提。 【方药】大补元煎加金樱子、芡实、鹿角霜、紫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