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第十二单元 损伤 一、分类 (一)闭合性损伤 1、挫伤:严重者可致深部血肿、内脏器官损伤 2、扭伤 3、挤压伤:严重者见休克、急性肾衰――挤压综合征 4、冲击伤(爆震伤) (二)开放性损伤 1、擦伤 2、刺伤 3、切伤(割伤) 4、裂伤 5、撕脱伤 6、火器作 二、清创术的时限 1、清创缝合术――伤后6-8小时内进行 2、在有效抗生素应用的前提下可根据伤口污染情况,适当延长至伤后12-24小时 3、超过12小时或污染严重者均应按感染伤口处理或仅清创而暂不缝合,待3-4天后伤口无明显感染时再行延期缝合 4、头皮、面颊部伤口血运丰富,即使超过24小时仍可缝合。 三、颅脑损伤 (一)头皮血肿 1、皮下血肿――局限且易于发现,疼痛较重,有凹陷感 2、帽状腱膜下血肿――范围大,严重时头部显著畸形,波动感 3、骨膜下血肿――限于某一颅骨范围内,以骨缝为界,质较硬 (二)头皮裂伤 (三)颅骨骨折 颅底骨折→眼耳鼻咽等处淤血或流血 鼻出血――颅中窝骨折 (四)脑震荡 一过性昏迷,<半小时;近事遗忘症;无阳性体征 (五)脑挫裂伤 昏迷>半小时,局灶症状与体征,脑脊液呈血性改变。 (六)颅内血肿 1、硬脑膜外血肿――出血主要为脑膜中动脉 原发性昏迷时间短,有中间清醒期; 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出现神经定位体征,偏瘫并进行性加重,可有锥体束征; 一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渐至消失; 随血肿增大及脑疝的加重,生命体征变化明显; 头颅X线平片有骨折线; 头CT在病变区有高密度阴影,中线结构移位。 2、硬脑膜下血肿 缺乏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昏迷进行性加重; 肢体运动障碍多出现在血肿对侧,且瞳孔扩大多见; 头X线常无骨折; 头CT病变区有半月形高密度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 3、脑内血肿 以进行性意识障碍加重为主; 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 出现相应的局灶性症状; CT脑实质内见高密度血肿影,侧脑室受压,中线移位 四、胸部损伤 (一)肋骨骨折 紫绀见于――张力性气胸 反常呼吸见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胸廓软化内陷 定位明确的胸廓挤压痛+,骨擦感+――单纯肋骨骨折 (二)气胸 1、闭合性气胸:多伴肋骨骨折。肺压迫30%可无症状。 大量:胸膜腔穿刺或胸膜腔引流术 2、开放性气胸:气促,呼吸困难,发绀,休克。 无菌敷料加棉垫封盖伤口并固定。 3、张力性气胸:颈面胸部皮下气肿。 诊断依据:胸膜腔穿刺抽出高压气体。 立即排气,降低胸腔内压力,放置胸腔引流管。 (三)血胸 小量积血<0.5L;中量0.5-1L;大量>1L 五、腹部损伤 (一)肝破裂 1、右侧胸腹部外伤史; 2、右上腹部疼痛或向右肩部放射; 3、腹腔穿刺于右下腹抽出不凝血液; 4、X线示:右膈肌升高;B超CT示:液性暗区、肝脏移位 (二)脾破裂 1、左上腹及左季肋区有外伤史 2、不同程度的休克,恶心呕吐,腹胀,腹膜刺激征以左上腹为甚,左肩部放射性疼痛;叩诊脾区有固定的扩大的实音区。 3、RBC、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出现进行性下降 4、X线:脾区阴影扩大,腰大肌阴影不清及左膈肌抬高 5、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为血性液 6、B超CT:脾区积血及脾脏破损。 (三)胰腺损伤 1、有上腹部穿透伤或严重挤压伤史 2、重者在伤后即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休克 3、较重的胰腺损伤腹膜刺激征为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血清淀粉酶产高,腹腔穿刺液或灌洗液淀粉酶升高 (四)小肠损伤 1、有钝性或锐性暴力损伤史 2、损伤后即有腹痛,并很快呈全腹性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 3、损伤早期即出现腹膜炎体征,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4、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可抽出肠内容物 (五)肾损伤 1、有肾损伤史 2、临床表现主要有休克,血尿,疼痛及发热等 3、体征:腰腹部肿块和触痛,压痛和叩击痛 4、尿中有多量红细胞 5、影像检查呈阳性结果 (六)尿道损伤 1、尿道损伤史 2、临床表现多有休克,尿道出血,疼痛,排尿困难 3、尿外渗体征见阴部、阴囊处淤斑、肿胀,可蔓延至腹壁 4、尿道造影:确定损伤部位及有无尿外渗 骑跨伤多引起――球部尿道损伤 妇科或直肠手术多引起――输尿管损伤 六、挤压综合征 病机中心环节: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 1、挤压伤病史和相应的局部表现 2、脱水和创伤性休克症状 3、出现少尿、无尿和肌红蛋白尿,以及尿比重。1.018 4、氮质血症、高血钾 5、筋膜腔内组织压测定>4.0kPa 七、烧伤 1、深度判定 I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表面呈红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