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头痛: 【经络辨证】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 侧头痛为少阳头痛, 后枕痛为太阳头痛, 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 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脉; 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 风寒头痛者,加风门; 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 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 方义 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1实证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方义 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 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2虚证 治法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方义 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 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