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初级中药士:经别的循行

  2014年初级中药士考试辅导:经别的循行

  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四肢开始深入内脏,然后再上至头颈浅部,而表里相合。它的“离、合、出、人”的部位,虽和十二经的循行通路有密切关系,但在循行的顺逆方向上,与十二经脉的循行有显着的区别。如手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胸走手,而经别却自腋深入胸腔以后,再上行向头,合于手三阳经;手三阳经的循行是从手走头,而手三阳经别则由腋下深入内脏,然后上行至头;足三阴经的循行是从足走胸(腹),而足三阴经别却从足走头;足三阳经的循行是从头走足,足三阳经别则是从足走头。

  十二经别与正经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其循行上具有“离、合、出、入”的特点。每一条经别都是从其所属的正经分出,称作“离”(别),进入胸腹腔称“入”,于头颈部出来称“出”,又与表里经脉相合称“合”。手足三阴三阳共组成六对,称“六合”。

  1.足太阳~足少阴(一合)

  (1)足太阳经别

  别入:于胭中,其一道行至尻下五寸处,别行入于肛门。

  别行:属于膀胱,散于肾,当心入散,系舌本。

  出合:从膂上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2)足少阴经别

  别入:胭中。

  别行:别出一脉与足太阳相合上行至肾,当十四椎处,从而联属带脉;其直行者,从肾上行系于舌本。-

  出合:复出于项。

  合于:足太阳。

  2.足少阳~足厥阴(二合)

  (1)足少阳经别

  别入:上行绕髀,至毛际与足厥阴经脉相合,别者入季胁之间。

  别行:循胸里,属胆本腑,散行至肝,上贯人心,上行挟咽。

  出合:出于颐颔,散布于面,系目系,合眼外角。

  合于:足少阳经。

  (2)足厥阴经别

  别入:自足背别行,上至毛际。

  别行:与足少阳别行的正经相合上行。

  合于:足少阳经。

  3.足阳明~足太阴(三合)

  (1)足阳明经别

  别入:上行至髀,深入腹里。

  别行:属于胃腑,散行至脾,上通于心,上循咽。

  出合:出于口,上行鼻柱的上部及眼眶的下方,还系目系。

  合于:足阳明经。

  (2)足太阴经别

  别入:别上至髀。

  别行:与足阳明别行正经相合上行,络于咽,贯舌本。

  合于:足阳明经。

  4.手太阳~手少阴(四合)

  (1)手太阳经别

  别入:别人肩解,入于腋下。

  别行:走心,系小肠。

  合于:手太阳经。

  (2)手少阴经别

  别入:人于渊腋两筋之间。

  别行:属于心,上走喉咙。

  出合:出于面,合目内眦。

  合于:手太阳经。

  5.手少阳~手厥阴(五合)

  (1)手少阳经别

  别入:别于巅顶,入于缺盆。

  别行: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合于:手少阳经。

  (2)手厥阴经别

  别入:别于腋下三寸天池穴处。

  别行:入于胸中,联属三焦。

  出合:沿喉咙,出耳后,完骨下。

  合于:手少阳经。

  6.手阳明~手太阴(六合)

  (1)手阳明经别

  别入:从手上行,循胸前膺乳之间,别于肩盂穴处,行入于天柱骨。

  别行:经缺盆下入大肠,又上行联属于肺,再向上沿咽喉。

  出合:出缺盆。

  合于:手阳明经。

  (2)手太阴经别

  别入:别出入于渊腋,行手少阴经之前。

  别行:入走于肺,散行至大肠:

  出合:上出缺盆,循喉咙。

  合于:手阳明经。

  小编推荐:

  201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开通

  2014年卫生职称考试时间确定

  2014年卫生职称报考指南

  201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汇总

  医学教育考试网创建医学交流群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