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推荐:
盆腔炎 (带下)
女性内生殖器官(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称盆腔炎。本病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已婚生育年龄之妇女。按其发病部位,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几个部位同时发病。临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盆腔炎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由于顽固难愈,反复发作,影响妇女的健康和工作,故应予重视及积极防治。
中医学根据急性期以发热、腹痛、带下多为临床特征,与“带下病”、“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等病证相似;慢性期以腹痛包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又属于“癥瘕”、“带下”、“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A病机:产后,经期等邪毒乘虚而入,稽留于冲任及胞宫脉络,与气血搏结,邪正交争而发热疼痛,邪毒炽盛则腐肉酿脓。
B诊断 盆腔炎(急性:下腹痛伴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常呈脓性,臭秽)血白细胞及中性粒增高,血沉加快,宫腔分泌物培养见细菌。B超提示盆腔内炎性包块
(慢性:低热,疲乏,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 )
C鉴别:1)急性阑尾炎:一般无妇科感染史,疼痛多由脐周开始,然后转移局限于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妇科检查盆腔正常。2)输卵管妊娠或破裂:有停经史,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剧痛。后穹窿穿刺可见不凝固血液。血白细胞中性粒不高。
D西医治疗 联合足量应用敏感抗生素。1)半卧位卧床,营养,2)抗生素 青霉素,三代头孢,替硝唑 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
力求彻底治疗,防止转为慢性。3)手术:有脓肿形成,药物三天以上热不退,中毒症状加重。
E中医证型
1.急性 热毒壅盛—清热解毒,化瘀止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淤结—清热利湿,活血消痈—仙方活命饮(贝国风光甲天下,赤芍没香金银花,当用陈皮皂白芷,解毒活血溃坚夸)
2.慢性 湿热瘀阻—清热利湿,祛瘀散结—银甲丸(金银花、连翘、桔梗、生黄芪红藤、生鳖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生蒲黄琥珀粉砂仁蛇床子)
寒湿凝滞—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当赤穹桃红+小茴 官桂 干姜)
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消癥散结—血府逐瘀汤(桃桔赤川花地甘,枳当膝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