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即将迎来,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相关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14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技能:感冒与流感
感冒与流感
一、概述
感冒和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较为多见。儿童、老年人、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妊娠期妇女、疲劳和生活规律紊乱者均为易感人群。根据病原体、传播和症状的不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和流行性感冒(流感)。
(一)感冒(上感)(二者病原体区别务必掌握)
俗称伤风或急性鼻卡他,由多种病原体(鼻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而致,
感冒的传播途径有两种:①直接接触传染;②由感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黏液、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气溶胶)而传染。
(二)流感
系由流感病毒(甲、乙、丙及变异型等)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流感潜伏期为数小时至4 天。
二、临床表现(常识)
(一)感冒
感冒发病较急,初起时常有卡他症状(非感染的局部症状),后期会出现全身症状。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但普通感冒不会造成大的流行,并少见并发症。
1.全身可有畏寒、疲乏、无力、全身不适,有时有轻度发热或不发热、头痛、四肢痛、背部酸痛、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小儿则可能伴有高烧、呕吐、腹泻等症状。
2.病毒进入鼻黏膜细胞,释放出引起发炎的物质,使鼻腔及鼻甲黏膜充血、流鼻涕、或有水肿,同时嗅觉减退。
3.打喷嚏,鼻中的神经末梢受到黏膜肿胀的刺激,经过反射而打喷嚏。
4.咽部可有轻、中度充血,咽喉肿痛、咽干燥感、声音嘶哑和咳嗽等症状。
5.如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仍正常或偏低。当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则血白细胞计数增多。
(二)流感
流感的发病急骤,局部和全身症状表现较重。其可分型如下:①单纯型:全身酸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能有流涕、鼻塞、喷嚏、咽痛、干咳、胸背后痛和声音嘶哑等,典型病程约1 周;②肺炎型:在流行期间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体弱者,临床可见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紫绀及咯血等。肺部可听到湿性哕音。X 线摄片显示两肺可有散在絮状影;③胃肠型:除全身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典型病程2~4d,可迅速康复;④神经型:高热不退、头痛、谵妄以致昏迷。儿童可见抽搐及脑膜刺激症状。
三、抗感冒药的组方原则
常用的组方搭配有:
①解热镇痛药:感冒发热的温度虽不高,但常伴有疼痛(头痛、关节痛、肌肉痛),解热镇痛药可退热、缓解头痛和全身痛,常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
②鼻黏膜血管收缩药:减轻鼻窦、鼻腔黏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例如伪麻黄碱;
③抗过敏药:组胺拮抗剂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液,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如氯苯那敏(扑尔敏)和苯海拉明等。
④中枢兴奋药:有些制剂中含有咖啡因,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嗜睡作用;
⑤蛋白水解酶:改善体液局部循环,促进药物对病灶的渗透和扩散,如菠萝蛋白酶。
四、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1.感冒后有微热或流感后出现高热,并伴有明显头痛、关节痛、肌肉痛或全身酸痛,可选服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制剂。
2.感冒初始阶段,可出现卡他症状,如鼻腔黏膜血管充血、喷嚏、流泪、流涕、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可选服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或氯苯那敏的制剂,如美扑伪麻、酚麻美敏胶囊、双扑伪麻、氨酚伪麻、伪麻那敏、氨酚曲麻等制剂。
3.对伴有咳嗽者,可选服有右美沙芬的制剂,如酚麻美敏、美酚伪麻、双酚伪麻、美息伪麻、伪麻美沙芬等制剂。
4.为缓解鼻塞,局部选用1%麻黄素、萘甲唑啉滴鼻剂、羟甲唑啉滴鼻剂、赛洛唑啉滴鼻剂等使鼻黏膜血管收缩,减少鼻黏膜出血,改善鼻腔通气性。
(二)处方药
1.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干扰病毒的早期复制,使病毒增殖受到抑制。
2.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是一类全新作用机制的抗流感药。
可选扎那米韦、奥司他韦(达菲),宜及早用药,在流感症状初始48h 内使用较为有效。
五、用药与健康提示
1.首先明确抗生素对导致感冒和流感的病毒均无作用!
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但必须有指征应用。
2.服用含有抗过敏药制剂者:不宜从事驾车、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
含有鼻黏膜血管收缩药(盐酸伪麻黄碱)的制剂:对伴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气肿、青光眼、前列腺增生者需慎用;
含有右美沙芬的制剂:对妊娠初始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制剂:应禁酒,同时注意对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倾向者、上消化道出血和(或)穿孔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
3.对≤2岁婴幼儿:避免服用;
含有减鼻充血剂:伪麻黄碱、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盐酸麻黄碱的抗感冒药;
含有抗过敏药:苯海拉明、溴苯那敏、氯苯那敏的镇咳药。
4.感冒一般为良性和自限性,病程多在1 周左右,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或少用药。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橘汁水或热姜糖水。并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平时应到室外活动,增加身体的御寒能力,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常开窗户,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常作深呼吸换气。
5.一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应去医院向医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