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试题题型将进行改革。从官方公布的样题当中可见,原题型中的快速阅读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段落信息匹配题,一种常见于托福、雅思考试当中,且已被考研英语借鉴多年的题型。终于,命题人将其引入了四六级考试。由于其命题风格、解题思路异于传统的阅读理解,即将参加改革后首次考试的考生们纷纷表示对此没底。临近考试,文都教育英语老师建议大家在注重基础同时,关注其独特的解题技巧性。
根据样题判断,就文章长度、难度而言并无明显变化。文章被分为若干段落(四级样题9段,六级样题15段),文后十道题,每题一句话(46-55题)。考生须将每句所含内容与原文相关段落进行匹配。从数量关系可知,会出现多个题目对应原文同一段落的情况,也可能有的段落不被任何一个题目所光顾。
由于文后十题排列毫无顺序可言,在有限时间之内,必然不能完全采用传统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
首先,样题所给出的文章是含有标题的,大家应从所给标题大致判断该文主题或主旨,至少应明确所涉及的话题范围。
其次,迅速浏览文后题目。重点关注时间、年代、数字、地点及其他专有名词,预判其可能产生的匹配关系。同时扫读文章,通过这一步,将部分简单题目先与文中段落进行匹配,进而使得文章主体的已知信息逐渐趋于完整。
再次,处理剩余未匹配的题目和段落。正如拼图游戏一样,完成度越来越高,未知信息越来越少。由于要求大脑瞬时记忆大量信息,可将题目和段落的要义以汉语形式简单备注一下。
那么,具体说来最简单的当属时空逻辑关系,这是在文章和题目间最易发现的逻辑关系。例如,四级样题47. Since the mid-1970s, the enrollment of overseas students has increased at an annual rate of 3.9 percent. 该题目中既有年代mid-1970s,又有数字rate of 3.9 percent. 据此,可以迅速返回原文寻找相关匹配。包含此类逻辑关系的段落为C, D, E, F, G, H。 其中C段明确包含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number of students leaving home each year to study abroad has grown at an annual rate of 3.9 percent, from 800,000 in 1975 to 2.5 million in 2004. 既有年代1975、2004,又直接体现出rate of 3.9 percent。至此,基本可以确定47题应对应段落C,建议考生大胆的进行下一个题目的匹配,无需在此做过多停留。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分数。而这也正是考试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毕竟是从快速阅读转化过来的题型,若是时间无限,几乎人人都能满分完成。
各位即将参加2013年12月四六级考试的同学们,你们,即将亲历改革。你们,终将见证历史。这世界,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勇敢地去拥抱这个益智游戏吧。
更多四六级真题解析直播请点击//www.yy.com/gc/activity?aid=113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