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一

更多

2014执业西药师药理学辅导:抗菌药物概论1

  2014年执业药师的考试即将开始,相信各位考生朋友们已经开始准备复习了吧,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汇总了执业西药师药理学的相关复习材料,希望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2014执业西药师药理学辅导:抗菌药物概论1

  第二十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

  抗菌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是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一类药物。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生虫及癌细胞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化学治疗的目的是研究、应用对病原体有选择毒性(即强大杀灭作用),而对宿主无害或少害的药物以防治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

  一、常用术语

  1.抗菌谱: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称为抗菌谱。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一属细菌,其抗菌谱窄,如异烟肼只对抗酸分支杆菌有效。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四环素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及某些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

  2.抗菌活性:是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之为最低杀菌浓度(MBC)。

  3.抑菌药: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等。

  4.杀菌药: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等。

  5.抗菌后效应(PAE):抗菌药物与细菌接触一段时间,药物浓度下降至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后,仍然对细菌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PAE时间反映药物对作用靶位的亲和力和占据程度的大小。

  二、抗菌药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细菌细胞膜外是一层坚韧的细胞壁,能抗御菌体内强大的渗透压,保护和维持细菌正常形态的功能。

  磷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不同阶段, 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起到抑菌或杀菌作用。如青霉素等的作用靶位是胞浆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表现为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从而阻碍了交叉联接。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粘菌素能选择性地与细菌胞浆膜中的磷酯结合; 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等能与真菌胞浆膜中麦角固醇类物质结合。它们均能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的蛋白质、糖和盐类等外漏,从而使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为原核细胞,哺乳动物是真核细胞,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核蛋白体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但它们的作用点有所不同。

  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使蛋白质合成呈可逆性抑制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②四环素能阻止氨基酰tRNA向30S亚基的A位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③能与30S亚基结合的杀菌药有氨基甙类抗生素(链霉素等)。它们的作用是多环节的。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因而具有杀菌作用。

  4.抑制核酸代谢: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DNA的合成,利福平能抑制以DNA为模板的RNA多聚酶。

  三、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1.耐药性产生机制

  产生灭活酶:灭活酶有两种,一是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二是钝化酶,对氨基甙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钝化酶,氨基甙类被上述酶钝化后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引起耐药性。

  靶位结构的改变:革兰阳性菌耐药,多为PBPs亲和性下降、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性PBPs等。

  增加代谢拮抗物:细菌对磺胺类的耐药,可由对药物具拮抗作用的底物PABA的产生增多所致。

  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细菌可通过各种途径使抗菌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如革兰阴性杆菌的细胞外膜对青霉素G等有天然屏障作用;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细胞壁小孔或外膜非特异性通道功能改变引起细菌对一些广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

  2.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要注意抗菌药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剂量与疗程,必要的联合用药和有计划的轮换供药。此外,开发新的抗菌药,改造化学结构,使其有耐酶特性或易于透入菌体。

   2014年执业药师报考指南

   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文都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命中率高达85%

  各地2013年执业药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汇总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