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气之根指的是( )
A.肝
B.心
C.脾胃
D.肺
E.肾
答案:E
解析:肾为生气之根,是指肾为元气生成之源。元气发源于肾,是由先天之精所化,故又名先天之气。元气虽有先天之精所化,但其形成必须赖后天之精充养,才能不断发挥作用。其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而后天之精则源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后、由脾胃运化而形成的水谷精微中、供脏腑应用后剩余的部分,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密切相关:先天之精能推动和激发后天之精,后天之精则能培育和充养先天之精,两者相互为用,共同构成肾中之精,并化生肾中之气,即元气。故曰:肾为生气之源。正如《医门法律》所说:“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而生,故谓生气之源。”《脾胃论》亦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2.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 )
A.任脉、督脉、带脉
B.阴维脉、阳跷脉
C.阳维脉、阳跷脉
D.冲脉、任脉、督脉
E.任脉、冲脉、带脉
答案:D
解析:
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所以明代张介宾称其为“一源而三歧”。
督脉从会阴向后再向上,分布于腰、背正中线。任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分布于腹、胸正中线。督、任二脉不仅是同一起点,而且在口唇部位相连接,形成二脉之间的紧密联系。
冲脉从会阴向前再向上,挟脐而行,直冲而上,主要分布于腹、胸。 答案应选D.
【中医诊断学】
1.下列各项,属实热证的是
A.头颅过大
B.头颅过小
C.囟填
D.囟陷
E.解颅
答案:C
学员提问:解颅是什么意思?
解析:解颅:即囟门迟闭。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等症状表现。
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
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
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
E.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自汗:病人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兼见畏寒神疲乏力等症,属阳虚。盗汗: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兼见潮热,颧红等症,属阴虚。自汗、盗汗并见属阴阳两虚。
【中药学】
患儿,男,l2岁。患流行性出血热,经治疗基本恢复,但仍低热未退,夜热早凉,热退无汗,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宜首选( )。
A.地骨皮
B.赤芍
C.牡丹皮
D.黄柏
E.生地黄
答案:C
学员提问:地骨皮和牡丹皮哪种治疗无汗骨蒸?
解析:
牡丹皮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本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方剂学】
患者滑某,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自,脉左弦右缓。治宜选用( )
A.温脾汤
B.半夏泻心汤
C.调胃承气汤
D.白术芍药散
E.大黄附子汤
答案:D
学员提问:白术芍药散是痛泻药方吗?
解析:
痛泻要方 (原名:白术芍药散)。白术芍药散是中医治疗慢性腹痛泄泻的常用方剂之一,因其治疗腹痛泄泻效果较好而又得名“痛泻要方”。出处:《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丹溪心法》。
方药: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防风。
用法:可作散剂,或丸剂。
功能:健脾止泻,柔肝止痛。
主治:脾虚肝旺而致的慢性腹痛泄泻。
1.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并发
A.视网膜病变
B.心脑血管病变
C.神经病变
D.酮症酸中毒
E.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答案:B
解析: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约占80%,并使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减少1/3.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由于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糖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从而引起大量内皮素释放,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上升。
2.高血压脑病是指()
A.高血压过高引起的头痛
B.脑血管破裂出血
C.脑血栓形成
D.普遍而剧烈的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水肿
E.肢体偏瘫,失语不可恢复
答案:D
解析:高血压脑病本病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或恶心高血压、子痫、铅中毒、柯兴综合征、嗜铬细胞瘤、醛固酮增高症等。
发病机理不表,有两种学说:①脑血管过度调节或脑小动脉痉挛学说:动脉压极度增高,脑小动脉痉挛,使流入脑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和破裂。②脑血管自动调节崩溃学说:即血压达到一定上限时,自动调节机理破坏,结果脑血流量增加,血浆渗出增高和发生毛细血管坏死,点状出血与脑水肿。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1.患者,男,60岁,无痛性便血1周,大便为果酱样。最常见的原因为()
A.结肠肿瘤
B.肠套叠
C.克罗恩病
D.美克儿憩室
E.溃疡病
答案:A
学员提问:我选的是B.
解析:早期肠癌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在癌肿局限于直肠粘膜时便血作为唯一的早期症状占85%,可惜往往未被病人所重视。当时作肛指检查,多可触及肿块,中、晚期肠癌患者除一般常见的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全身症状外,尚有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便意频繁、里急后重等癌肿局部刺激症状。癌肿增大可致肠腔狭窄,出现肠梗阻征象。因血液的粪便均匀地混合呈暗红色,又称为果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结肠息肉和结肠肿瘤。
2.疮疡溃后脓水不净,经内服、外敷治疗无效而形成的瘘管和窦道。其治法是()
A.挂线法
B.结扎法
C.砭镰法
D.挑治疗法
E.针灸法
答案:A
学员提问:何为砭镰?适用范围?
解析:砭镰法俗称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粘膜放出少量血液,促使内蕴热毒随血外泄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应证:适用于急性阳证疮疡,如丹毒、红丝疗等。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1.关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已近绝经期的患者可保守治疗
B.长期剧烈痛经者应行子宫全切术
C.年轻患者可用高效孕激素治疗
D.假孕疗法无效
E.服用布洛芬仅为对症治疗
答案:C
学员提问:应该用什么治疗?
解析:应视患者年龄、症状和有无生育要求而定。
一、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本病的有效药物。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症状较轻或近绝经期患者可试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可缓解症状,并使子宫缩小,但停药后易复发。
二、手术治疗症状严重、年龄偏大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是否保留取决于卵巢有无病变和患者年龄。对子宫腺肌瘤的年轻患者或有生育要求者可行病灶切除术,但术后易复发。经腹腔镜行骶前神经切除术和骶骨神经切除术,约80%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或消失。
三、中药治疗可参照痛经、癥瘕、月经过多等病辨证治疗。
2.患者因停经8个月就诊,小腹胀痛拒按,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最佳选方是()
A.逍遥散
B.柴胡疏肝散
C.加味乌药散
D.血府逐瘀汤
E.少腹逐瘀汤
答案:D
解析: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人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人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患儿,男,4岁。胸闷憋气,神疲乏力,时觉心前区疼痛,活动后诸症加重。2周前曾患流行性腮腺炎。查心电图: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为明确诊断,下列最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常规
B.血培养
C.血病毒分离
D.血沉
E.血心肌酶
答案:E
学员提问:那么C呢,分离出病毒不就确诊了吗?
解析: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儿童常见的心肌疾病,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早期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心电图检查缺乏特异性,病原学检查非常困难,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因此,实验室检测心肌酶谱(CK、CK-MB、GOT、LDH、α-HBD)便作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重要指标。血病毒分离检查只能确定病因,因此,检查肌酸激酶(CK)的心肌同功酶(CK-MB)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受损的情况。最佳答案选E.血心肌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