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仅表现在微观上的可塑性方面。 ( ) 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主要呈现具体形象性,入学后,儿童思维获得了更深入的发展,逐渐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 ( )
3.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自发性微笑。 ( )
4.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 )
5.师幼关系不属于师生关系。 ( )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发展
2.视敏度
3.突触
4.记忆
5.自传体记忆
6.想象
7.妈妈语
8.心理理论
9.情绪
10.性格
答案:
三、判断题(每题l分,共5分)
1. × 2. √ 3. × 4. √ 5. ×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广义上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2.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定的细胞连接结构,具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4.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也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5.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境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6.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7.妈妈语:又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的是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
8.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9.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
10.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