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中医基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血

小编推荐: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报考指南

2014年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计划--加强版

医师资格考试交流群:317123625

 

 

  一、血的基本概念(重点)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重点)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

  2.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

  3.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三、血的运行(重点)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难点)

  1.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主要因素。

  2.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也是保证血液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

  3.血液的质量,包括充盈与否、清浊及黏稠状态等,都可影响血液的运行。

  4.病邪的影响。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血主濡之”)

  1.原理;

  2.征象:反映在面色、肌肉、皮肤、毛发、感觉和运动等方面(举例)。

  (二)化神(“血以养神”)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生理、病理征象(举例)。

 

-----------------------------------------------------------------------------------------------------------------------------------------------------------------------2014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培训课程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