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毛概

更多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际上,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国加紧利用台湾问题对我进行牵制。在台湾岛内,李登辉逐步背弃一个中国原则,顽固拒绝和谈统一,企图在维持“中华民国”的招牌下把台湾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支持、纵容“台独”势力及其活动,使“台独”势力膨胀、“台独”思潮蔓延。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启了两岸事务性商谈。1993年4月,两岸举行了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但李登辉于1995年6月赴美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1999年7月抛出“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上台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并在2002年8月悍然抛出“一边一国论”。反对和遏制“台独”成为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江泽民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的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高度概括了台湾局势和两岸关系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主要特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早日完成祖国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作者:徐之明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