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前列腺增生 |
(1)病因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50岁以上出现症状。
一、病因
目前一致公认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两个重要因素。
前列腺受性激素的调控,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老年人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以及雌、雄激素的协同效应等,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病因。
二、临床表现
多在50岁后出现症状。症状与前列腺体积大小不完全成比例,而取决于引起梗阻的程度、病变发展速度以及是否合并感染等,症状可时轻时重。
1.尿频——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夜间更为明显。
2.排尿困难——最重要的症状。
【典型表现】排尿迟缓、断续、尿流细而无力、射程短、终末滴沥、排尿时间延长。如梗阻严重,残余尿量较多时,常需要用力并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排尿终末常有尿不尽感。
当梗阻加重达一定程度时,过多的残余尿可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收缩力减弱,逐渐发生尿潴留并出现尿失禁。膀胱过度充盈致使少量尿液从尿道口溢出,称为充盈性尿失禁。
3.合并症
①合并感染或结石时,可出现明显尿频、尿急、尿痛症状。
②增生腺体表面粘膜较大的血管破裂时,可发生无痛性肉眼血尿。
③梗阻引起严重肾积水、肾功能损害时,可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贫血、乏力等症状。
④长期排尿困难导致腹压增高,可引起腹股沟疝、内痔与脱肛等。
三、诊断
50岁以上的男性有进行性排尿困难,须考虑有前列腺增生的可能。
老年患者有膀胱炎、膀胱结石或肾功能不全时虽无明显的排尿困难,亦须注意有无前列腺增生。体检时注意下腹部有无膨胀的膀胱。排尿后,直肠指诊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中央沟消失或隆起。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及其内部结构。
(2)尿流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早期即可发生排尿的功能改变,如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延长,尿道阻力增加等,并可用于鉴别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3)残余尿量测定——可了解梗阻的程度,并能除外尿道狭窄。
(4)膀胱造影——表现为膀胱边缘粗糙不整齐,并可见到增大前列腺所致的充盈缺损。
(5)膀胱镜检查——能直接看到增大的前列腺、增大程度及其部位,以及膀胱小梁、假性憩室和结石等。
四、治疗
排尿梗阻症状严重、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ml或既往出现过急性尿潴留、药物治疗疗效不佳而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者,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可分为:
1.观察等待——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若长期症状较轻,一般无需治疗可观察随访。
2.药物治疗
①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降低膀胱颈及前列腺的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
②5α还原酶抑制剂——激素类药物,在前列腺内阻止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可使前列腺体积部分缩小,改善排尿症状。服药3个月之后见效,停药后症状易复发,需长期服药。
③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有雌激素,但不良反应大,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不宜常规使用。
3.手术治疗
(强调:前列腺切除术是切除前列腺增生的部分,并非整个前列腺。)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适用于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
如有尿路感染、残余尿量较多或有肾积水、肾功能不全时,宜先留置导尿管或膀胱造瘘引流尿液,并抗感染治疗,待上述情况明显改善或恢复后再择期手术。
【实战演习】
1.前列腺增生最主要的症状是
A.进行性排尿困难
B.尿频
C.血尿
D.尿潴留
E.尿失禁
『正确答案』A
2.判断前列腺大小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A.残余尿测定
B.B超
C.膀胱造影
D.直肠指诊
E.膀胱镜检查
『正确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