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中枢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
药名 |
咖啡因(Caffeine) |
结构与化学名 |
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一水合物(三甲基黄嘌呤) |
类型 |
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 |
物理性质 |
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绿光的针状晶体;味苦;有风化性;受热易升华;易溶于热水和氯仿,略溶于水-乙醇或丙酮中,极微溶于乙醚 |
化学性质 |
1,碱性极弱,pKa(HB+) 0.6,与强酸不能形成稳定的盐;可与有机酸或其碱金属盐等形成复盐,加大水中溶解度。 2,水解开环(酰脲结构)对碱不稳定,与碱共热,(开环脱羧)生成咖啡啶——石灰水无影响。 |
鉴别反应 |
碘试液反应:饱和水溶液遇碘试液及稀盐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在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沉淀又复溶解 紫脲酸铵反应:黄嘌呤类生物碱特征鉴别(氧化后缩合)。与盐酸、氯酸钾在水浴上加热蒸干,残渣遇氨即生成紫色的四甲基紫脲酸铵,再加氢氧化钠,紫色消失。 |
体内代谢 |
脱氮上的甲基;8位氧化成尿酸。产物分别为:1-甲基黄嘌呤、7-甲基黄嘌呤、1,7-二甲基黄嘌呤和1-甲基尿酸、7-甲基尿酸、1,3-二甲基尿酸… |
药物用途 |
用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神经衰弱和精神抑制等。还具有较弱的兴奋心脏和利尿作用。 Caffeine:中枢兴奋药; 茶碱:平滑肌松弛药、利尿及强心药。 |
同类药物 |
可可碱、茶碱 中枢兴奋作用:Caffeine > 茶碱> 可可碱 兴奋心脏、松弛平滑肌及利尿作用:茶碱>可可碱> Caffeine |
药名 |
吡拉西坦(Piracetam) |
结构与化学名 |
2-(2-氧代-吡咯烷-1-基)乙酰胺 |
类型 |
γ-内酰胺类 脑功能改善药 |
作用特点 |
对中枢作用的选择性强:限于脑功能(记忆、意识等)的改善 精神兴奋的作用弱 无精神药物的副作用 无成瘾性 |
中枢兴奋剂可用于:解救呼吸、循环衰竭;儿童遗尿症;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中枢兴奋药共同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惊厥
1、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a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一般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当引入的两个羟基不同时,一般先引入较大的羟基到次甲基上,经分馏纯化后,再引入小基团。这是因为,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因空间位阻较大,不易再接连上第二个基团,成为反应副产物。同时当引入一个大基团后,原料、一取代产物和二取代副产物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也便于分离纯化。
2、为什么巴比妥C5位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镇静催眠作用?
未解离的巴比妥类药物分子较其离子易于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巴比妥酸和一取代巴比妥酸的pKa值较小,酸性较强,在生理pH时,几乎全部解离,均无疗效。如5位上引入两个基团,生成的5,5位双取代物,则酸性大大降低,在生理pH时,未解离药物分子的比例较大。这些分子态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作用。
3、请叙述说卤加比(pragabide)作为前药的意义。
前体药物(prodrug):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卤加比在体内转化成γ-氨基丁酰胺,是GABA(γ-氨基丁酰)受体的激动剂,对癫痫、痉挛状态和运动失调有良好的疗效。由于γ-氨基丁酰胺得极性太大,如直接使用,因不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即不能达到作用部位,引起药物的作用。为此作成希夫氏碱的前药(引入二苯亚甲基作为载体),使极性减小,可进入血-脑脊液屏障,转化后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