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药师药剂学辅导:镇痛药
镇痛药(阿片受体作用的镇痛药)
药名 |
盐酸吗啡Morphine Hydrochloride |
结构与化学名 |
17-甲基-3-羟基-4,5a-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6a-二醇盐酸盐三水合物 |
结构特点 |
部分氢化菲核 光学活性:天然存在的为左旋体五个手性碳: C-5、C-6、C-9、C-13、C-14;右旋体无作用。 几何异构:①乙胺链与C-5、6、14上的氢顺式;②乙胺链与C-4,5的氧桥反式 |
类型 |
阿片受体激动剂 |
物理性质 |
白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与乙醚 |
化学性质 |
1、酸碱性:两性物质 酸性:3位酚羟基显弱酸性pKa 9.9。可与NaOH及Ca(OH)2溶液成盐溶解;不与NH4OH成盐溶解 碱性:叔氮原子呈碱性,pKa (HB+) 8.0。能与酸生成稳定的盐如盐酸盐、硫酸盐、氢溴酸盐等,临床上常用盐酸盐 2、还原性:可被氧化变色。光照氧化成伪吗啡(双吗啡)、N-氧化吗啡,毒性加大。 吗啡盐类水溶液酸性条件稳定,中性或碱性易被氧化,配置注射液:pH 3~5 充入氮气、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抗氧化剂 3、脱水及分子重排 脱水生成阿扑吗啡-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呕吐中枢有显著兴奋作用,临床上用作催吐剂。 |
鉴别反应 |
阿扑吗啡具邻苯二酚结构易被氧化,可被稀硝酸氧化成邻二醌呈红色; 1.中性三氯化铁试液(酚羟基特有反应, 呈蓝色)可待因无此反应,可区别。 2. Marquis反应:甲醛硫酸试液(芳环特有的反应,呈蓝紫色) 3. Frohde反应:钼酸铵硫酸溶液(呈紫色,继变为蓝色,最后变为绿色)。 酸性下与亚硝酸钠,加氨水显黄棕色,检查可待因中混入的吗啡。 |
体内代谢 |
胃肠道吸收,肝脏首过效应显著,生物利用度低,故常皮下和肌肉注射 1、60~70%,3位或6位羟基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2、1%,脱甲基为去甲基吗啡(活性低、毒性大) 3、20%,为游离型主要经肾脏排出 |
药物用途 |
镇痛、镇咳和镇静作用;用于抑制剧烈疼痛;麻醉前给药;吗啡能产生便秘的不良反应——肠道中存在阿片受体 |
构效关系
|
主要是对3位、6位的羟基,7、8位双键和17位的氨甲基进行结构改造 (1)3-羟基被醚化、酰化,活性及成瘾性均下降,酚羟基为必须基团(甲基化,得可待因) (2) 6-羟基被烃基化、酯化、氧化成酮或去除,活性及成瘾性均增加(3,6-位的两个羟基乙酰化,得海洛因) (3)双键可被还原,活性和成瘾性均增加 (4)N为镇痛活性的关键,可被不同取代基取代,可从激动剂转为拮抗剂 ① 去N-甲基,镇痛作用及成瘾性均降低 ② N-氧化物或N-季铵盐均无镇痛作用 ③ N-甲基改为苯乙基,镇痛作用为吗啡的6倍 ④ N-甲基改为烯丙基,保留较弱的镇痛作用,有较强的拮抗吗啡的中枢抑制作用,可作吗啡中毒解救药 |
|
盐酸纳洛酮 :17-烯丙基-4,5a-环氧基-3,14-二羟基吗啡喃-6-酮盐酸盐。吗啡拮抗剂,用于解救阿片类药物的中毒。 结构与吗啡4处不同 |
药名 |
盐酸哌替啶Pethidine Hydrochloride(度冷丁) |
结构与化学名 |
1-甲基-4-苯基-4-哌啶甲酸乙酯盐酸盐 |
类型 |
哌啶类,合成类阿片μ受体激动剂 |
物理性质 |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或乙醇、溶于氯仿,不溶于乙醚 |
化学性质 |
水解性(酯):在酸催化下容易水解;在pH=4时最稳定,短时间煮沸不致破坏 |
体内代谢 |
主要代谢物为哌替啶酸、去甲哌替啶和去甲哌替啶酸,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泄 |
药物用途 |
用于各种剧烈疼痛的止痛,镇痛活性为Morphine的1/10 ,成瘾性亦弱,不良反应少 |
作用特点 |
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常用于分娩疼痛–对新生儿呼吸抑制作用影响较小还具有解痉作用口服效果较Morphine好 |
药名 |
盐酸美沙酮 |
结构 |
6-二甲氨基-4,4-二苯基-3-庚酮盐酸盐 一个手性C原子;镇痛活性:左旋体>右旋体;用外消旋体 镇痛效果比Morphine、哌替啶强;左旋体镇痛作用20倍于右旋体适用于各种剧烈疼痛显著镇咳作用。毒性大,成瘾性小主要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戒除治疗 |
类型 |
氨基酮类,合成类阿片受体激动剂 |
药名 |
喷他佐辛 Pentazocine |
结构 |
三个手性碳,具旋光性。左旋体的镇痛活性比右旋体强20倍。用其消旋体。环上6,11位甲基呈顺式构型。大剂量时有轻度拮抗Morphine的作用。副作用小,成瘾性小 |
类型 |
苯吗喃类三环(ABD)化合物-非成瘾性阿片类合成镇痛药 受体部分激动剂,作用κ型受体 |
镇痛药构效关系: 受体模型: 1.阴离子部位 2.凹槽 3.适合芳环的平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