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名师政治新大纲导读:毛中特知识及重点关注注意事项
2011新大纲于9月3日上市,但是大出意外,新大纲毛中特部分的考点几乎没有变化。只有文字上的两点调整:一是由第七章第三节“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改为“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二是第十四章第二节“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改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对比高教社2010与2011年的大纲解析我们发现,二者几乎没有实质内容变化。对此,不仅让人意味阑珊。其实这样的变化正是从另一个方面给我们释放信号,那就是,今年的毛中特考察将更加灵活和贴近现实,将会更加注重运用已学知识、观点等对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判断解读。
截止到9月份,我们可以关注到毛中特的知识点:
一、 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知识以及新闻
低碳经济是针对我国的人口总量大,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需求量迅速增大,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能源关于国家经济发展、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而环境对公民的生活质量等有重要影响。所以低碳经济既可以从能源资源角度切入,也可从我国经济转型角度考察,十分灵活。
背景知识介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高能耗国家,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领,逐步向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
二、关于党的建设以及学习型政党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需要重点回顾和学习一下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关于反腐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等可以单独或与思修部分、马基部分结合出题。比如学习型组织的哲学依据:认识事物要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眼光。学习型党组织正是要认识和解决不断变化的实际。与毛中特党的思想路线联系,与创新和与时俱进联系,与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联系。与思修中,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等结合考察。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再一次做为一个要点出现
在学习出版社《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和光明日报等重要党刊、党书中重点多次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本知识点本不是一个新考点,但是今年针对这一点如此多的出现和重申,释放的信号就要求我们从各个方面考虑此知识点。在灵活考察、知识点跨科综合考察上研究和理解就至关重要。对此同学们可以到网上搜索相关文章,讲解细致到位。我们也针对此知识点配备简单习题。
1. 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历史一再启示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要求我们始终()
A. 必须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B. 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热敏、一切依靠人民
C. 把握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D.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是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要学习掌握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方法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把握这一方法,关键就是要把握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信息来源:学习出版社《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在首次提出后,全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则是在()
A.遵义会议后 B.延安整风运动后 C.六届六中全会 D.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答案】B
【解析】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曾经提过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的思想。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而就全党则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以后。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马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一个经验前提,但并非在这一时期提出本命题。在延安整风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这一命题作进一步阐述。
3.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加以重复的教条;对他们理论中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段话指出,当我国在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时,必须()
A.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B.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与时代发展同步,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C.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应用
D. 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前进
【答案】ABCD
【解析】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前进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欧洲,他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必须要面对我国的现实问题,考虑到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现阶段我国的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和利益,由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知识来源:学习出版社《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4. 早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就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B. 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C. 必须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D. 必须融合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华文化的特质、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答案】ABCD
【解析】信息来自学习出版社《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
5. 当前,我国思想理论领域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全放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得到巩固。但是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主要表现是()
A. 用公地悲剧等经济学理论指出,我国经济体制必须私有化,土地也逐渐私有化
B. 世界是多样的,所以指导各国实践的指导思想也都为各自国家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因此我国也应该放开思想,实行指导思想多元化
C. 我国的腐败问题严重,已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这指明我国的政治制度有缺陷,必须改变目前的权力监督不力局面,这就必须重新设计政治制度,实行权力的制衡,逐步走“三权分立”的道路
D.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追求的民主、自由、平等,这些都是普适和永恒的价值,我们社会主义也必须以此为最终发展方向
【答案】ABCD
【解析】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主要是极端自由化、全盘私有化等主张新自由主义,选项A就是这种新自由主义的表现;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三权分立”、多党制等西方民主思想的民主社会主义,选项B指导思想多元化就是表现;选项C因为腐败就完全否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走权力制衡的“三权分立”制度就是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现。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价值都是为了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自由、民主等都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阶段,但不是最终目标,因此ABCD四项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
6.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胡锦涛强调,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重要经验,得到了宝贵启示,概括起来说,主要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以()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B.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C.党的领导 D.改革开放
【答案】A
【解析】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坚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领导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改革开放是发展动力和活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基础。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
7.2008年3月14日,极少数不法分子在西藏拉萨制造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致死13名无辜群众,致伤群众300多人,重伤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12人,焚烧学校、医院等建筑物30多座,以及100多户民宅和420多户商铺,焚毁80多辆警车和民用车辆。2009年7月5日,一些不法分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大肆打砸抢烧,制造了震惊中外的“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两起事件的性质是()
A. 民族问题 b.宗教问题 C.外交问题 D. 境内外敌对势力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答案】D
【解析】“3·14”事件和“7·5”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给我国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国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我国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伤害。
8.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原因是()
A. 祖国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前提
B.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C. 祖国统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
D.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和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答案】ABCD
【解析】来源于学习出版社《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
9.2010年5月20日,翘首以盼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设立中国第六了经济特区()
A. 重庆 B.西安 C.汉中 D.喀什
【答案】D
【解析】时政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