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每日一练

更多

中学:2013年教育学:每日一练(11.01)

  1.将本身没有逻辑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某些意义,以便于记忆,也是一种形式的有意义学习。( )

  2.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 )

  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7个层级,只有低级需要完全得到满足后,才能产生更高级的需要。 ( )

  4.具有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同的认知质量。 ( )

  1.√ 【解析】意义识记是通过积极地思维活动,找到新材料和已有知识问题相联系,使新材料成为已有知识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材料,即使是无意义的材料,也要尽量赋予人为的意义。

  2.× 【解析】分组教学虽然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它又存在着难以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等缺点。

  3.× 【解析】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虽然有层次之分,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而只是一种一般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富有理想和崇高价值观念的人会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而牺牲一切,从而使需要的层次顺序发生变动。

  4.× 【解析】一般认为,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与学生的个性相关,而且与学生的情感和动机特征等联系在一起。认知方式一般是根据两极来描述的,没有高低和好差之分。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