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1.最常见的病因:脑底囊性动脉瘤破裂85%以上。2.特征症状:剧烈头痛爆炸样发作放射,并伴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3.首选诊断方法:CT。4.绝对卧床4-6周避免用力。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数在30岁以上。约1/3的SAH起病前数天或数周有头痛、恶心症状。常在剧烈运动和活动中突然起病,剧烈头痛呈爆裂样发作,可放射至枕后或颈部,并伴喷射性呕吐。少数人有癫痫样发作和精神症状。体检脑膜刺激征明显。

严重并发症】①再出血,常在2周内发生,多在病情稳定后又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昏迷;②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于出血后4~15天,7~10天为高峰期,可继发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和神经定位体征。

【检查】1.CT.2.脑脊液:12小时后特征性改变,均匀血性,压力增高,离心后呈淡黄色。腰穿有诱发脑疝危险。3.脑血管造影4.其他 眼底检查可有视乳头水肿。

【诊断依据】①突然剧烈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出血。尤其是玻璃体膜下出血;②CT检查阳性,脑脊液均匀血性;③有条件可脑动脉造影,有助于明确病因。

【治疗】1.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4—6周。避免用力;保持大便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迟发性脑梗死。可选用罗痛定、安定及抗精神病药物氟奋乃静等镇痛、镇静、控制精神症状。2.降低颅压 对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可选用甘露醇、呋塞米、复方甘油等。因颅内血肿而病情加重者可采用减压术或脑室引流术。3.止血剂 抗纤溶药物以延迟动脉瘤破裂后凝血块的溶解,有利于血管内皮的修复,降低再出血率。4.防治脑血管痉挛 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30~60mg,每4小时1次,口服。或尼莫通(Nimotop)10mg/d,静脉滴注。5.手术治疗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