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临床助理微生物讲义:疱疹病毒

第31单元  疱疹病毒

重点提示

    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l题。不常考。考生应当重点掌握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的致病特点。熟悉巨细胞病毒的致病特点。了解单纯疱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和防治原则。

考点串讲

  一、单纯疱疹病毒(HSV)

  (一)生物学性状

  两个血清型,即HSV-1和HSV-2,型间有共同抗原,也有特异性抗原。

    (二)致病性

    1.传染源  患者和健康带毒者。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直接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3.致病性  常见临床表现是黏膜或皮肤局部集聚的疱疹,也可发生严重甚至致死的全身性疾病。

    (1)原发感染:初次感染多为隐性感染。HSV-1原发感染常见龈口炎,即在口颊黏膜和齿龈处发生成群疱疹。此外可引起唇疱疹、湿疹样疱疹、疱疹性角膜炎等。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2)潜伏与再发感染。

    (3)先天性及新生儿感染。

    二、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   

    (一)生物学性状

    基本性状与HSV相似,只有一个血清型。

    (二)致病性

    人是VZV唯一的自然宿主,皮肤是其主要靶器官。

    1.水痘

    2.带状疱疹  常见于中老年人或有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是由潜伏在体内的VZV被激活所致。

    三、巨细胞病毒(OMV)

(一)生物学性状

体外培养只能在人成纤维细胞中增殖,且增殖缓慢。产生的细胞病变特点为细胞肿大、变圆、核变大,核内出现周围绕有一轮“晕”的大型嗜酸性包涵体,宛如“猫头鹰眼”状。

    (二)致病性

    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广泛,常呈隐性感染,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可产生严重疾病。

    1.先天性感染  妊娠母体CMV感染可通过胎盘侵袭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数造成早产、流产、死产或生后死亡。

    2.儿童及成人感染  通常为亚临床型,也能导致嗜异性抗体阴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细胞转化与致癌潜能  在某些肿瘤如宫颈癌、结肠癌、前列腺癌、Kaposi肉瘤中CMV DNA检出率高,CMV抗体滴度亦高于正常人,提示CMV具有潜在致癌的可能。

  四、EB病毒(EBV)

  (一)EB病毒的抗原系统

  1.潜伏期抗原

  2.早期抗原

  3.晚期抗原

  (二)致病性

  1.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2.致病性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种急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初次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

    (2)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2007):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所有患者血清含EBV抗体,其中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

    (3)鼻咽癌:与EBV密切相关的一种常见上皮细胞恶性肿瘤。中老年多见。

 

历年经典试题

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是(E)

  A.丙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人乳头瘤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EB病毒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