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共外交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公共外交作用。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互补,中国外交两翼齐飞。
何为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为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而开展的直接针对他国公众的公关活动,它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以大众传媒、非政府组织及网络为主要载体。形象一点说,它是一种“软外交”。
公共外交:中国外交新亮色
7月17日,在外交部橄榄厅,外交部长杨洁篪勉励玉树震区小学生努力学习、重建家园。当日,外交部举办第八次驻外使节任职宣誓仪式暨外交部“祖国在我心中”主题公众开放日。中新社发 苏丹 摄
公共外交,已成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
去年底,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马朝旭表示,公共外交这一新型外交形式,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杨洁篪指出,公共外交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开拓方向,公共外交现在是应运而生、正逢其时、大有可为。
近年来,中国设置“外交部开放日”,频频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等,日渐重视公共外交。杨洁篪的讲话,提到的“正逢其时、大有可为”,部分地指向上海市今年举办的世博会。
2010年,中国的 “峰会外交”与“世博外交”引人瞩目。前者,如上合组织峰会、G20峰会等,属政府外交。后者,上海世博会则是“中国人民展开"公共外交"的绝佳机遇”,“可以帮助世界充分全面了解中国,让中国最大程度、最接近真实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公共外交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国,帮助国外公众理解真实中国的任务。赵启正撰文说:相信184天的各种交流后,全世界将进一步了解真实的中国……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但仍需要融入世界发展行列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