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发散风寒药

桂紫生香,辛芷羌荆防,藁苍夷(麻柜子生了香薷,辛勤指望枪精防老,高仓夷)

一、病证对比记忆:

1.风寒感冒:以上都能治疗风寒感冒。

麻黄配桂枝长于治疗伤寒表实无汗;

桂枝配白芍长于治疗表虚自汗;

荆芥与防风善治外感表证,荆芥能治风寒和风热表证,防风配荆芥治风热表证。

紫苏治风寒表证兼气滞胸闷证。

2.咳嗽气喘(具有宣肺平喘之功)

麻黄:①肺气壅滞气喘时,配苦杏仁止咳平喘;②寒饮停肺气喘配细辛、干姜、半夏;③热喘配石膏、苦杏仁甘草如麻杏石甘汤。

生姜:温肺止咳。

3.风水水肿:水肿兼表证,配生姜、白术即越婢加术汤。

痰饮、蓄水:即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致的痰饮眩晕、心悸,可与茯苓、白术配伍。如苓桂术甘汤。

水肿脚气:香薷。

4.散寒通滞:麻黄有此功效,可用治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寒凝血滞诸痛:桂枝胸阳不振,胸痹心痛,常与枳实、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可与附子同用,如桂枝附子汤。经寒瘀滞、经闭、痛经,常与当归、吴茱萸同用,如温经汤。

5.心悸: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所致的心悸动、脉结代,桂枝常与甘草、人参、麦冬同用,如炙甘草汤。

6.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紫苏可用,并可用于人参呕吐,与陈皮、砂仁通用。

温中止呕:生姜。

化湿和中:香薷。

7.解鱼蟹毒:紫苏、生姜。此外,生姜还能解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

8.风疹:

荆芥祛风解表,可用于麻疹不透或风疹瘙痒。

防风可用于风疹瘙痒。

白芷用于皮肤湿疹瘙痒。

9.疮疡:

荆芥可治疗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常配防风、银花、连翘、柴胡(防银联唬弄了)。

白芷可治疗疮痈肿毒。

10.吐衄下血:

荆芥治疗吐衄下血,炒炭时止血。

11.风寒湿痹:

防风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可配羌活、当归,即蠲痹汤。

羌活治疗风寒湿痹,尤以上半身疼痛更为适宜。

12.破伤风:防风能祛风止痉,常与天麻、天南星、禹白附相配如玉真散。

13.脾虚湿盛,清阳不升的泄泻及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者,防风还可用于治疗该病,如痛泻要方。

14.风湿痹痛: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

15.带下证:白芷燥湿止带。

16.止痛:

白芷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羌活治风寒湿痹尤其是上半身疼痛。

细辛治疗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藁本除湿止痛。

苍耳子祛风湿止痛。

17.鼻渊:细辛、辛夷、苍耳子通鼻窍。

18.温肺化饮:细辛。

二、特殊制取方法

1.麻黄:发汗解表生用,止咳平喘炙用。

2.香薷: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要稍大、浓煎。

3.荆芥:不宜久煎。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止血宜炒用。荆芥穗更长于祛风。

三、特殊药物用量

1.细辛:【用法】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四、使用注意

1.麻黄: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2.桂枝: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3.细辛:阴虚阳亢头痛,肺燥阴伤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4.苍耳子:血虚头痛不宜使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