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肝脓肿
肝脓肿
【肝脓肿】: 临床常见的有【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故亦称化脓性肝脓肿。
【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链球菌,类杆菌属。
【病原菌侵入肝的途径】
1. 胆道:胆囊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炎。
2. 门静脉:腹腔感染,肠道感染,痣核感染,脐部感染。
3. 肝动脉:全身性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和痈等。
4. 淋巴系统:肝临近器官感染,如胃、十二指肠穿孔、膈下脓肿等。
5. 开放性肝损伤。
【病理】
1. 化脓性细菌入侵后,引起局部炎症改变,或形成单个或多个小脓肿。
2. 经治疗,小脓肿多能吸收机化。如治疗无效,多个小脓肿可融合成一个或数个较大的脓肿。
3. 由于肝血运丰富,在肝脓肿形成发展过程中,大量毒素被吸收后呈现较严重的毒血症状。
4. 当脓肿进入慢性期,脓腔周围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在临床上表现为毒血症状减轻或消失。肝脓肿可向膈下、腹腔或胸腔穿破引起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
1. 寒颤和高热:驰张热
2. 肝区疼痛:持续性钝痛、胸痛、右肩部放散痛。
3.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4. 体征:
① 肝区压痛,肝肿大,叩击痛。
② 相应体表部位可有皮肤红肿。
③ 右肝下部脓肿时可有右季肋部饱满,可触及肿大的肝脏或波动性肿块,右上腹部可有肌紧张。
④ 黄疸:一旦出现黄疸表示肝损害重,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