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笔试考试

更多

临床助理微生物讲义:消毒与灭菌

  第4单元 消毒与灭菌

  重点提示

  本单元内容较多,比较繁琐,但是历年出题量不大。

  考生应当熟悉消毒与灭菌的分类,并且分别掌握消毒、灭菌、无菌、防腐、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热力灭菌法和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及用途。熟悉影响消毒剂灭菌效果的因素及热力灭菌法和射线灭菌法。了解各种消毒剂的种类、各种消毒剂的杀菌机制及其应用。

  考点串讲

  一、基本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通常用以下术语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1.消毒 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一般消毒剂在常用的浓度下,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对其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

  2.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比消毒要求高,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3.抑菌 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

  4.防腐 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品在高浓度时为消毒剂,低浓度时常为防腐剂。

  5.无菌 不存在活菌的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二、物理灭菌法

  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有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滤过、干燥和低温等。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因此最常用于消毒和灭菌。热力灭菌法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 干热的杀菌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干热灭菌法主要包括: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和微波。

  2.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可以在较低的温度达到和干热灭菌法相同的灭菌效果。

  (1)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主要用于牛乳等的消毒。

  (2)煮沸法。

  (3)流动蒸汽消毒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

  (5)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度取决于蒸汽的压力。在

  103.4kPa(l.05kg/cm2)蒸汽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l 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

  (2004)。

  (二)射线杀菌法

  1.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2.电离辐射 包括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

  3.微波 多用于检验室用品、非金属器械、无菌病室的食品食具、药杯及其他用品的消毒。

  (三)滤过除菌法

  滤过法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三、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机制

  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不同,主要分以下几类。

  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

  3.损伤茵细胞膜。

  (二)消毒剂的主要种类

  1.酚类 酚类化合物在低浓度时破坏细菌细胞膜,使胞质内容物漏出;高浓度时使菌体蛋白质凝固。也有抑制细菌脱氢酶、氧化酶等作用。常用的有3%~5%石碳酸、2%来苏和0.02%~0.05%洗必泰。多用于术前洗手、腹腔和阴道冲洗等。

  2.醇类 杀菌机制在于去除细菌胞膜中的脂类,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常用的是70%~75%乙醇,主要用于皮肤消毒和浸泡体温计等。

  3.重金属盐类 高浓度时易与带阴电荷的菌体蛋白质结合,使之发生变性或沉淀,又可与细菌酶蛋白的一SH基结合,使其丧失酶活性。常用的是0.05~0.1L汞和2%红汞。

  4.氧化剂 常用的有过氧化氢、过氧乙酸、高锰酸钾与卤素等。它们的杀菌作用是依靠其氧化能力,导致酶活性的丧失。常用的是0.1%高锰酸钾、3%过氧化氢溶液和0.1%~0.5%过氧乙酸。多用于皮肤尿道消毒、冲洗伤口、地面消毒等。

  5.表面活性剂 具清洁作用,吸附于细菌表面,改变胞壁通透性,使菌体内的酶、辅酶、代谢中间产物逸出。常用的是0.05%~0.1%新洁尔灭和0.05%~0.1%度米芬。常用于手术前洗手。

  历年经典试题

  1.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合成性代谢物是(D)

  A.热原质

  B.酶类

  C.毒素

  D.色素

  E.细菌素

  2. 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描述是(D)

  A.灭菌效果最可靠

  B.适用于对耐高温和耐湿物品的灭菌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灭菌压力为2.05kg/cm2

  E.通常灭菌温度为l21.3℃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