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专业知识二

更多

2013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97)

  2013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97)

  2013执业药师考试将近,各位考生朋友都在积极的备考复习,文都教育的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的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药剂学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五节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

  1.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能增进药物的吸收也可能降低药物的吸收。

  2.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分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解离而带有负电荷,在酸性条件下则带有正电荷。因此在两种不同带电情况下,分别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生电性结合。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能破坏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盐键、氢键和疏水键,从而使蛋白质各残基之间的交联作用减弱,螺旋结构变得无序或受到破坏,最终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3.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而言,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相对较小。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小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用于静脉给药的毒性大于口服。供静脉注射的Poloxamerl88毒性很低,麻醉小鼠可耐受静脉注射l0%该溶液10ml。

  阴离子及阳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溶血作用。如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就有强烈的溶血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血作用较轻微,吐温类的溶血作用最小,其顺序为:聚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吐温20>吐温60>吐温40>吐温80。

  4.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表面活性剂长期应用或高浓度使用可能造成皮肤或黏膜损害。例如季铵盐类化合物高于1%即可对皮肤产生损害。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损害的浓度在20%以上,吐温类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很低。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