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颅脑损伤2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颅脑损伤2

  脑挫裂伤

  【临床表现】

  ① 意识障碍:最突出的症状之一。伤后立即发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② 头痛、恶心、呕吐。

  ③ 生命体征:颅内高压,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徐缓和呼吸深慢,严重者出现病理呼吸。

  ④ 局灶症状和体征:伤后立即出现与裂伤部位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和体征。

  【治疗】:

  1. 一般处理: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题征变化。重型病人应采取头高位15°-30°,保持呼吸道通畅。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处理躁动和癫痫,高热。还有脑保护、促苏醒和功能恢复治疗。

  2. 防止脑水肿或脑肿胀;

  3. 手术治疗:包括脑挫裂伤灶清除,额极或颞极切除,颞肌下减压或骨瓣切除减压等。

  弥漫性轴索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头部遭受加速性旋转外力作用时,因剪应力而造成的以脑内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为主要特征的损伤。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

  原发性脑干损伤

  【临床表现】:

  1. 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多较严重,持续时间长。

  2. 瞳孔变化:表现为双瞳不等,大小多变。或双瞳极度缩小,或双瞳极度扩大。

  3. 眼球位置和运动异常:损伤累及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导致斜视、复视和相应眼球运动障碍。

  4. 椎体束征和去脑强直:出现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

  5. 生命体征变化:呼吸功能紊乱:呼吸节律不整、抽泣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6. 其他症状:有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呃逆。

  第五节 颅内血肿

  硬膜外血肿

  【发生机制】☆★☆★:主要来源是脑膜中动脉,除此之外,还有颅内静脉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或导血管损伤。多见于颞部,额顶部和颞顶部。

  【临床表现】:

  1. 意识障碍——【临床分型】:

  ① 原发脑损伤轻、伤后无原发昏迷,待血肿形成后出现意识障碍

  ② 原发脑损伤略重、伤后一度昏迷,随后完全情形或好转,但不久又陷入昏迷(中间清醒)

  ③ 原发脑损伤较重、伤后昏迷进行性加重或持续昏迷。

  2. 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伴血压升高,呼吸脉搏缓慢。

  3. 瞳孔改变:形成脑疝出现瞳孔改变:早期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患侧瞳孔缩小;随即由于动眼神经受压,患侧瞳孔散大。脑疝继续发展,中脑动眼神经核受损,则双侧瞳孔散大。

  4. 神经系统体征:伤后立即出现的局灶症状和体征。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CT鉴别】:

  ① 硬膜外血肿: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型或弓形高密度影。

  ② 硬膜下血肿: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影、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多伴有脑挫裂伤和脑受压。

  2013年卫生专业考试合格标准通知 

 

  2013年卫生职称考题与解析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