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形体
1.概念: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体质形态和异常表现等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 形体强弱
体强:即身体强壮。如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说明内脏坚实。气血旺盛,抗病力强。
体弱:即身体衰弱。如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说明内脏脆弱,气血不足,抗病力弱。
2)形体胖瘦
胖而能食,肌肉结实,神旺有力--为形气有余。 多属精气充足,身体健康。
胖而食少,肉松皮缓,神疲乏力--为形盛气虚。 多属阳气不足,多痰多湿。
体瘦颧红,皮肤焦干--为形瘦阴虚。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
久病卧床不起,骨瘦如柴--为脏腑精气衰竭,气液干枯,属病危。
3)体质形态
阴脏人:体型矮胖,头圆颈粗,肩宽胸厚,身体姿势多后仰。
特点:阳较弱而阴偏旺,患病后易从阴化寒,导致寒湿内停。
阳脏人:体型瘦长,头长颈细,肩窄胸平,身体姿势多前屈。
特点:阴较亏而阳偏旺,患病后易从阳化热,导致伤阴伤津。
阴阳和平之人:又称平脏之人。体质介于前两者之间。
特点:阴阳平衡,气血调匀。
四、望姿态
1.概念: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和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2.内容:
1) 动静姿态:凡动者、强者、仰者、伸者,多属阳证、热证、实证,为病在表;凡静者、弱者、俯者、屈者,多属阴证、寒证、虚证,为病在里。
(1) 坐而喜仰,喘粗痰多--多属肺实气逆。
(2)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多属肺虚体弱。
(3)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多属阳证、热证、实证。
(4) 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多属阴证、寒证、虚证。
(5)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多属实热证。
(6) 蜷卧缩足,喜加衣被--多属虚寒证。
(7) 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属咳喘,或水饮停于胸腹。
(8) 但卧不得坐,坐则昏眩--多属气血大虚,或脱血夺气。
2)衰惫姿态 观察衰惫姿态,可以了解脏腑的病变程度和疾病的预后。
3)异常动作
(1)睑、唇、指、趾颤动--为动风先兆,或气血不足,筋脉失养。
(2)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肝风内动。
(3)卒倒神昏,口角歪斜,半身不遂--中风病。
(4)恶寒战栗--疟疾发作,或伤寒欲作战汗。
(5)肢体软弱,行动不灵--多属痿病。
(6)关节拘挛,屈伸不利 -- 多属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