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14)
2013执业药师考试将近,各位考生朋友都在积极的备考复习,文都教育的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的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药剂学 第三章 片剂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工艺
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一)裂片
片剂发生裂开的现象叫做裂片,如果裂开的位置发生在药片的顶部(或底部),习惯上称为顶裂,它是裂片的一种常见形式。
(二)松片
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
(三)黏冲
片剂的表面被冲头黏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一般即为黏冲;若片剂的边缘粗糙或有缺痕,则可相应地称为黏模。造成黏冲或黏模的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或物料易于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以及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因加以解决。
(四)片重差异超限
即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允许范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①颗粒流动性不好,流入模孔的颗粒量时多时少,引起片重差异过大,应重新制粒或加入较好的助流剂如微粉硅胶等,改善颗粒流动性,②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致使流入模孑L内的物料时重时轻,应除去过多的细粉或重新制粒,③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造成加料的重量波动也会引起片重差异超限,所以应保持加料斗内始终有1/3量以上的颗粒,④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例如下冲外周与模孔壁之间漏下较多药粉,致使下冲发生“涩冲”现象,必然造成物料填充不足,对此应更换冲头、模圈。
(五)崩解迟缓
除了缓释、控释等特殊片剂以外,一般的口服片剂都应在胃肠道内迅速崩解。因此,我国药典规定了崩解时限检查的具体方法,并根据国内的实际生产状况,对普通口服片剂、包衣片剂以及肠溶衣片剂规定了不同的崩解时限。若某一品种超出了这一限度,即称为崩解超限或崩解迟缓。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解决,必须对崩解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有所了解。
(六)溶出超限
片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能溶出规定量的药物,即为溶出超限或称为溶出度不合格,这将使片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疗效。因为片剂口服后,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吸收等几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将影响药物的实际疗效。
(七)片剂含量不均匀
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过大的因素,皆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的不均匀,此外,对于小剂量的药物来说,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份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