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13)
2013执业药师考试将近,各位考生朋友都在积极的备考复习,文都教育的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执业药师药剂学章节辅导的知识重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药剂学 第三章 片剂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工艺
片剂的成型及其影响因素:
片剂成型是一个物理压缩过程。模孔中的颗粒受到上、下冲的挤压后,首先发生相对移动或滑动(例如小颗粒挤入到大颗粒的空隙当中),从而排列得更加紧密合理,然后,颗粒被迫发生塑性或弹性变形,使体积进一步缩小,同时,亦有部分颗粒破碎而生成大量新的、未被污染(未吸附空气)的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因此表现出较强的结合力,加之静电力的作用,终于使原来松散堆积的颗粒固结成具有一定孔隙率的片状物——这就是片剂。
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
(1)药物的可压性:任何物质都兼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若其塑性较大,则称其为可压性好,压缩时主要产生塑性变形,易于固结成型;若弹性较强,则可压性差,即压片时所产生的形变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致使片剂的结合力减弱或瓦解,发生裂片和松片等现象。
(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由上述片剂成型理论已知,药物的熔点较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药物的熔点低,片剂的硬度大(但熔点过低,压片时容易黏冲);立方晶系的结晶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时易于成型;鳞片状或计状结晶容易形成层状排列,所以压缩后的药片容易分层裂片,不能直接压片;树枝状结晶易发生变形而且相互嵌接,可压性较好,易于成型,但缺点是流动性极差。
(3)黏合剂和润滑剂:一般而言,黏合剂的用量愈大,片剂愈易成型,但应注意避免硬度过大而造成崩解、溶出的困难;润滑剂在其常用的浓度范围以内,对片剂的成型影响不大,但由于润滑剂往往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如硬脂酸镁),当其用量继续增大时,会过多地覆盖于颗粒的表面,使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
(4)水分: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5)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颗粒间的距离愈近,结合力愈强,压成的片剂硬度也愈大,但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加压时间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并使之硬度增大。单冲压片机属于撞击式压片,加压时间很短,所以极易出现裂片(顶裂)现象;旋转式压片机的加压时间较长,因而不易裂片;近年来发展的“多次压片机”,可使加压时间由0.05秒延长到0.22秒,因而极少出现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