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肝棘球蚴病2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肝棘球蚴病2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病史及体征: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往往不易发觉。在询问病史时应了解患者居住地区,是否有与狗、羊等接触史,除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外,需进行以下检查:

  (二)X线检查:肝顶部囊肿可见到横膈升高,动度受限,亦可有局限性隆起,肝影增大。有时可显示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整齐的阴影,或有孤形囊壁钙化影。

  (三)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为肝包虫的特异性试验,阳性率达90~95%,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方法是用1:~1:1000无菌包虫囊液的等渗盐水新鲜配制液0.2毫升作皮内注射成直径3~8毫米皮丘,10分钟内大部分患者在皮丘周围有红晕出现,直径大于2厘米者为阳性亦可注射后数小时至1天后呈现延迟反应者有同等的诊断意义。囊肿破裂或并发感染时阳性率增高;包囊坏死或外囊钙化可转为阴性;手术摘除包囊后阳性反应仍保持约2年左右。肝癌、卵巢癌及结核包块等曾见有假阳性。

  (四)超声波检查:能显示囊肿的大小和所在的部位、有时可发现子囊的反射波。

  (五)同位素肝扫描:可显示轮廓清晰的占位性病变。

  四、预防

  在畜牧区广泛开展有关包虫病知识的宣传;消灭野犬,加强家犬的管理,儿童勿玩耍狗;防止犬粪污染草场,饲料,水源,预防羊群染病,加强宰杀管理,病死的羊尸应深埋或焚毁。注意个人卫生;保护水源,搞好环境卫生。

  五、治疗

  手术治疗仍为目前治疗棘球蚴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的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囊液外溢,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具体手术方法依包囊大小,有无胆瘘和感染或钙化决定。

  (一)内囊摘除术:是基本的方法,适用于无感染的包囊。手术时用敷料将周围妥为保护,并使与腹内脏器及腹腔完全隔开。以长针头带三通接头穿刺包囊,先抽吸出小部分囊液,再注入等量4%或10%甲醛液以杀灭头节,数分钟后迅速抽吸囊液,内囊塌陷后即与外囊分离;将外囊切开,摘除内囊及子囊,再以双氧水涂擦外囊壁。对外囊壁残腔的处理力求将其缝闭,巨大者亦可填塞大网膜,以防腔内渗液感染。

  (二)内囊摘除并外囊闭式引流术:适用于有感染或有胆瘘的巨大包囊而囊壁不易塌陷者,在内囊摘除后放置闭式引流。

  (三)内囊摘除并外囊一空肠“Y”型内引流术:用于与较大胆管相通坚韧不易塌陷闭合的外囊残腔。吻合口宜宽大并以空肠侧面吻合为佳。

  (四)袋形缝合术:曾用于合并感染的病例,但术后都形成混合感染、胆瘘,成为经久不愈的复杂的窦道,病人痛苦。现已渐摒弃不用,改为彻底清除腔内的污物,尽量缩小残腔后留置闭式引流,配合抗感染治疗,使残腔早日闭合。

  (五)肝叶切除术:用于钙化的肝包虫和泡状棘球蚴病例。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成绩查询

 

  2013年卫生职称考题与解析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