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网校 > 关于文都网校

辅导资料

更多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肿瘤的治疗2

  2014年外科主治医师辅导:肿瘤的治疗2

  射线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损害作用,尤其光辐射量增大 时容易损害造血器官和血管组织,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改变,胃肠反应等。

  化学治疗 又称抗癌药治疗。主要适用于中、晚期癌肿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对绒毛膜上皮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化疗效果较好;对其他恶性肿瘤,化疗可辅助手术或放疗。纤维肉瘤、脂肪肉瘤等化疗不敏感。

  抗癌药种类繁多。按其作用机理分为五类:①影响核酸合成,如氟尿嘧啶、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巯基嘌呤、羟基脲等。②影响蛋白合成,如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等。③直接破坏DNA,如氮芥、噻替哌、环磷酰胺、白消安、丝裂霉素、博菜霉素、丙正胺等。④嵌入DNA中干扰模板作用,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光辉霉素、丙脒腙等。⑤影响体内激素平衡,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此外,还有作用机理尚不确定的,如抗癌锑、斑螯素等。按其对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可分为:①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即对增殖周期各阶段起作用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阿霉素等。②周期特异性药物,即仅增殖某阶段起作用药物,如甲氨喋呤对S期细胞有效,长期新碱对M期细胞有效。何谓细胞增殖周期? 系指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增殖状态。细胞增殖周期有四个阶段:①G1期为DNA合成后期;M期为有丝分裂期。经此周期,每个细胞就变成二个子细胞。然后有细胞细胞又进入G1期继续增殖;有的细胞处于G0期增殖,但仍有增殖份裂能力,可能转入G1期;有的细胞则趋向老化死亡。了解药物与细胞增殖周期的关系,可以用打击不同的阶段细胞的几种药物联合;或按细胞增殖周期先后使用周期特异性药物和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称为序贯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对大肠癌可用氟尿嘧啶 、长春新碱和环磷酰胺联合。对肺癌可先用大量环磷酰胺,后用甲氨喋呤。一般认为:瘤体小,倍增时间短,患者情况较好,可用较大剂量。晚期瘤体大,倍增时间长,患者情况差,剂量宜小。

  抗癌药物给途径一般是静脉点滴注或注射、口服、肌肉注射等全身用药方法。为了增高药物在肿瘤局部的浓度,有时可作肿瘤内注射、动脉内注入或局部灌注等。近年来采用导向治疗及化疗泵持续灌注经疗等方法,即可保持肿瘤组织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又可减轻全身的不良反应。

  由于抗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损害,用药后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常见的有: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如白细胞降至3.0×109/L、血小板降至80×109/L时须暂停治疗。为预防、治疗白细胞、血不板减少,可在化疗同时给予鲨肝醇、利血生、核苷酸等。②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等化道反应,可对症处理或用药前给氯丙嗪等。③毛发脱落。④免疫功能降低,病人容易并发细胞或真菌感染。一般情况下,第一疗程后隔2-3个月,待血象恢复正常时,方可第二疗程治疗。

  2013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成绩查询

 

  2013年卫生职称考题与解析

 

  文都卫生职称微博

 

   医学教育考试网推出微信官号:iyixue001

为您服务

  • 网校咨询:400-011-8090
  • 售后客服:4000118090转2